搜索
首页 作者

《四不忍》

平沙月转旌旗影,擐甲为衾戈作枕。
此时饮恨念銮舆,玉体能胜暴露无。
问安使者空相继,清跸不回宫殿闭。
请缨傥未缚酋渠,我榻虽安保忍寐。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边塞风情的诗歌,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沙场夜景,展现了士兵们的坚韧和忠诚。 首句“平沙月转旌旗影”,这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通过“月转”和“旌旗影”的描述,展现了广袤的沙地和上空悬挂的明月,以及随风飘动的旌旗,从而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边塞夜景。 接着,“擐甲为衾戈作枕”,描绘了战士们身披铠甲,以戈为枕的英勇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们不畏艰难,坚守沙场的决心。 “此时饮恨念銮舆,玉体能胜暴露无。”这两句诗表达了士兵们对于朝廷的思念和忠诚,同时也展现出他们对于战争的无奈和悲愤。 “问安使者空相继,清跸不回宫殿闭。”这两句诗描述了使者频频前来问候,然而皇帝的车驾却未曾回宫,进一步展现了战士们的忠诚和期待。 最后,“请缨傥未缚酋渠,我榻虽安保忍寐。”这里表达了诗人誓要擒获敌酋的决心,如果未能达成目标,他将无法安然入睡。 整首诗以壮丽的沙场夜景为背景,生动地展现了战士们的坚韧和忠诚,表达了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战争的无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刘子翚的《四不忍》诗,反映了北宋灭亡,广大人民流离失所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对北宋王朝覆灭的悲痛心情。
诗词关键字: 銮舆 问安 平沙
相关诗词
  • 1
    [宋]
    九旬禁足精修,今朝休夏自恣。
    山僧不敢自瞒,於中罪过有五。
    一不合说大脱空,二不合抛沙撒土。
    三不合将龙眼核换人眼睛,四不合毁佛谤祖。
    五咄,洎合错举。
  • 2
    [宋]
    会有四不赴,时有四不出。
    无贵亦无贱,无固亦无必。
    里闬闲过从,身安心自逸。
    如此三十年,幸逢太平日。
  • 3
    [宋]
    言不可妄,行不可隳。
    命不可忽,天不可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