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李丞相挽诗三首》

委质艰难际,精忠日月昭。
引裾尧浸缩,断鞅虏氛消。
顾眄安诸夏,风声动一朝。
南迁谁辨谤,公论付刍尧。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忠诚、正义和民族精神的诗歌。诗人表达了他在艰难时刻,仍然精忠报国,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利益奋斗的决心。 首联“委质艰难际,精忠日月昭。”展现了诗人在国家危难之际,毫不犹豫地献身国家,精忠报国的精神。这种忠诚和热爱,如同日月般昭昭天命,熠熠生辉。 颔联“引裾尧浸缩,断鞅虏氛消。”通过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希望引领国家走向光明,消除外敌的威胁,实现国家繁荣和民族团结的愿望。 颈联“顾眄安诸夏,风声动一朝。”通过诗人的视角,描述了国家安定、民族团结的美好景象。诗人的目光所及,皆是繁荣昌盛的家园,风声所传,皆是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自豪。 尾联“南迁谁辨谤,公论付刍尧。”则表达了诗人在面对流言蜚语和误解时,坚定地相信公正和真理会战胜一切。他坚信,只要心怀公义,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得到公正的评价。 整首诗充满了诗人的忠诚、正义和民族精神,展现了他在艰难时刻,仍然坚定信念,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利益奋斗的决心。
创作背景
《李丞相挽诗三首》是宋朝诗人刘子翚创作的一组挽诗,这三首诗是为了悼念当时的丞相李纲而写的。李纲是宋朝著名的抗金名臣,他一生忠诚于国家,对抗外敌入侵,受到了广泛的尊敬。然而,他在朝中受到排挤,最终病逝,引起了人们的悲痛。刘子翚深感李纲的忠诚与贡献,创作了这三首挽诗,表达了对李纲的敬仰和哀思。这些诗歌充满了感情,展现了刘子翚对李纲深深的怀念与敬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艰辛。
诗词关键字: 公论 南迁 风声
相关诗词
  • 1
    [宋]
    军门半掩槐花宅,每过犹闻器临声。
    渐穷老仆慵看马,着惨佳人懒按筝。
    诗侣酒徒消散尽,一场春梦越王城。
  • 2
    [宋]
    神鼎犹烘药,夷槃已实冰。
    留恩均器服,下诏约山陵。
    影殿虚绨几,皇堂掩漆灯。
    萧萧柏城下,空有暮云凝。
  • 3
    [宋]
    宝略嬉游少,珠宫艺学优。
    仙毫媚风帛,睿藻焕星钩。
    天极推神历,兵防演秘谋。
    飚流今已矣,长共糓林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