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旱莲》

晴久方池可跣行,萍枯惟有草纵横。
朱葩未见丛丛拆,绿柄才看寸寸生。
悴若放臣临楚泽,厄于学士蹈秦坑。
输他杭越花如锦,画舫如姝夜按笙。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日池塘景象的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秋天的萧瑟和池塘的荒凉。 首句“晴久方池可跣行”,通过“晴久”二字,暗示了天气已经持续晴朗了一段时间,使得池塘水位下降,可以赤足行走。这营造了一种秋天的干燥气氛。 次句“萍枯惟有草纵横”,描绘了池塘水面的萍藻已经枯萎,只剩下草丛生长繁茂。这句诗形象地表现了秋天的萧瑟和池塘的荒凉。 接着,“朱葩未见丛丛拆,绿柄才看寸寸生”,诗人通过对比鲜艳的花朵和刚刚生长的绿柄,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萧瑟和荒凉。 然后,“悴若放臣临楚泽,厄于学士蹈秦坑”,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将池塘的荒凉景象比作被放逐的臣子和遭遇困境的学士,形象地表现了池塘的孤寂和凄凉。 最后,“输他杭越花如锦,画舫如姝夜按笙”,诗人通过对比繁华的杭越花和画舫上的美女笙歌,进一步突显了池塘的荒凉和孤寂。 整首诗以秋天的池塘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营造了萧瑟、荒凉的氛围,展现了诗人的孤寂和凄凉心境。
创作背景
《旱莲》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旱莲这种植物的特性及生长环境有关。旱莲,不同于常见的在水边生长的莲花,它能在干旱的环境中生长,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诗人通过对旱莲的描绘,表达了对其顽强生命力的赞美。 同时,这首诗也可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诗人可能借旱莲喻人,表达了在困苦环境中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或者是对某种社会现象或人物的讽刺或赞誉。 综上所述,《旱莲》的创作背景与旱莲的特性、生长环境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都有关系。
诗词关键字: 画舫 寸寸 惟有
相关诗词
  • 1
    [宋]
    霜天木芙蓉,陆地旱莲草。
    水花云锦尽,不见秋风好。
  • 2
    [唐]
    千金莫惜旱莲生,一笑从教下蔡倾。
    仙树有花难问种,御香闻气不知名。
    愁来自觉歌喉咽,瘦去谁怜舞掌轻?
    小叠红笺书恨字,与奴方便寄卿卿。
  • 3
    [南北朝]
    旱莲生竭镬。
    嫩菊养秋邻。
    满池留浴鸟。
    分桥上戏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