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致明对榻》
胜会尝连榻,还欣与子同。 一灯寒夜永,残梦雨声中。 道旧惊身老,谈玄了性空。 卜邻今有约,泉石兴何穷。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与友人雨夜长谈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联“胜会尝连榻,还欣与子同”写诗人与友人相聚,同榻而眠,欣喜之情溢于言表。颔联“一灯寒夜永,残梦雨声中”描绘了一幅寒夜孤灯、雨声敲窗的画卷,营造出寂静凄清的氛围。颈联“道旧惊身老,谈玄了性空”写诗人与友人叙旧,惊叹时光易逝,谈论玄学,领悟人生空幻。尾联“卜邻今有约,泉石兴何穷”写诗人与友人相约成为邻居,共同享受山水之乐,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雨夜长谈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感悟。
|
创作背景
《与致明对榻》这首诗是宋代的刘子翚创作的。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可以探究作者刘子翚的生活背景和时代环境。刘子翚生活在宋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诗歌创作极为活跃的时代。同时,刘子翚的家族背景和个人经历也可能对这首诗的创作产生影响。
其次,可以考察诗歌的标题和内容。《与致明对榻》这个题目本身就给出了一定的情境,即作者与名为“致明”的人对榻而眠。诗歌的内容则可能涉及到作者与致明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综合这些因素,可以推测《与致明对榻》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作者刘子翚在某个夜晚与致明一同休息,通过对榻而眠的情境,引发了作者对于人生、友情等问题的思考,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以上内容仅为网络搜索结果,具体创作背景可能还需参考更多的文献资料和历史背景。
相关诗词
-
典籍开书府,恩荣避鼎司。
郊丘资有事,斋戒守无为。
宿雾蒙琼树,馀香覆玉墀。
进经逢乙夜,展礼值明时。
勋共山河列,名同竹帛垂。
年年佐尧舜,相与致雍熙。
-
阳华妙处吾能说,泉响风摇环佩声。
定是山灵嫌俗驾,电光制过雨如倾。
-
垂垂雨脚几时晴,便拟扁舟乘兴行。
想得斜川今更好,胜游恨不继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