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士特诗集》
谁将家集到书帷,故喜风骚擅一时。 快读祗愁雌霓误,流传不但落枫奇。 唱酬滥许联东野,叙引仍欣得牧之。 生死穷途天不恤,虚名安用日星垂。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表达对诗歌创作和流传欣赏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死穷途的悲慨和虚名无用的感叹的诗。
首联“谁将家集到书帷,故喜风骚擅一时”,描述了诗人看到家集的诗歌被带到书帷中,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些诗歌擅长风骚,独具一时之风。颔联“快读祗愁雌霓误,流传不但落枫奇”,则表达了诗人阅读诗歌时的愉悦感受,同时也担心误解诗歌的意义,但即便如此,这些诗歌的流传并不只是因为它们的奇特。
颈联“唱酬滥许联东野,叙引仍欣得牧之”,通过运用“唱酬”、“叙引”等诗歌创作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深入理解和欣赏。尾联“生死穷途天不恤,虚名安用日星垂”,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穷途的悲慨,认为天道无情,不怜惜人的生命,而虚名无用,不值得追求。
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慨,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情感。
|
创作背景
《读士特诗集》是宋朝诗人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他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诗人好友士特诗集的欣赏和感慨,二是对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的抒发。
首先,刘子翚对士特的诗集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欣赏,他通过阅读士特的诗歌,感受到了士特深邃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促使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对士特诗歌的赞美和敬仰。
其次,刘子翚在创作此诗时,也融入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的感慨。宋朝时期,社会动荡,国家命运多舛,诗人们在诗歌中常常表达对家国天下的忧虑和关切。刘子翚在《读士特诗集》中,也借士特之诗,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综上所述,《读士特诗集》的创作背景是刘子翚对士特诗集的欣赏和感慨,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的抒发。
相关诗词
-
翠藻文鸳,交枝连理。
金针停处浑如醉。
杨花一点是春心,鹃声啼到人千里。
唤醒离魂,犹疑梦里。
此情恰似东流水。
云窗雾阁没人知,绡痕
-
粉结红冰,香消獭髓。
镜鸾影里人憔悴。
梨花带雨不禁愁,玉纤弹尽真珠泪。
恨锁春山,娇横秋水。
脸桃零落胭脂碎。
故将罗帕*啼痕,寄情
-
淡扫春痕,轻笼芳靥。
捧心不效吴宫怨。
楚梅酸蹙翠尖纤,湘烟碧聚愁萋*。
绀羽寒凝,月钩金滟。
莺吭咽处微偷敛。
新翻舞态太娇娆,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