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朱乔年送山老住三峰二首》
平生耳裹三峰寺,况识峰头新主人。 借我一筇扶病去,月林松吹度纶巾。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想象力的诗,让人感觉有一种宁静、雅致的美。诗人在表达他对三峰寺和峰头新主人的熟悉和认识,同时请求新主人借他一根竹杖,帮助他扶持病体,去欣赏月下的松林和风吹过的纶巾。整首诗充满了宁静、雅致和诗意的美感。
首句“平生耳裹三峰寺”,展示了诗人对三峰寺的熟悉和热爱,这种情感通过“平生”一词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耳裹”二字用得极妙,既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的深深向往,又展现了他对寺庙钟声、诵经声等声音的熟悉。
次句“况识峰头新主人”,进一步说明了诗人与新主人的关系,让人感觉到一种亲切和温馨。这里的“况识”二字用得恰到好处,既表达了诗人对新主人的熟悉,又展示了他对新主人的尊重和敬仰。
末两句“借我一筇扶病去,月林松吹度纶巾”,诗人通过请求新主人借他竹杖,扶持病体,去欣赏月下的松林和风吹过的纶巾,表现了他的高雅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里的“借我一筇”和“月林松吹度纶巾”等词语,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种宁静、雅致的美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示了诗人对三峰寺和新主人的熟悉和热爱,同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享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让人读后感觉心旷神怡。
|
创作背景
《次韵朱乔年送山老住三峰二首》是宋朝诗人刘子翚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从诗题可以看出,这是刘子翚对朱乔年送别山老住三峰的一组诗的回应。因此,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与朱乔年的原诗以及山老住三峰这个事件有关。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历史背景。宋朝时期,诗词创作繁荣,诗人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的关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因此,这首诗也可能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刘子翚个人的生活经历。他的生活经历、思想情感都可能影响到他的创作。比如,他对自然的观察、对生活的体验等,都可能成为他创作的灵感来源。
综上所述,《次韵朱乔年送山老住三峰二首》的创作背景与朱乔年的原诗、山老住三峰这个事件、宋朝的文化背景以及刘子翚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都有关系。
相关诗词
-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
迢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
-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