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张守谒蔡子强观砚论琴偶书》
共造中郎室,明窗玩好奇。 砚珍镌子石,琴古斲孙枝。 篆鼎飘香远,茶瓯转味迟。 自惭尘土累,清话得移时。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文人雅士在书房中共赏珍玩、品味香茗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和自惭形秽的情感。
首联“共造中郎室,明窗玩好奇”,描绘了文人雅士们相聚在中郎室,明窗净几,欣赏珍奇玩物的场景。这一联通过“共造”和“玩好奇”等词语,展现了文人雅士们的风雅情趣和闲适生活。
颔联“砚珍镌子石,琴古斲孙枝”,进一步描绘了书房中的珍玩古琴,砚台雕刻精细,古琴质地古老,展现了文人雅士们的文化底蕴和高雅品位。
颈联“篆鼎飘香远,茶瓯转味迟”,则通过篆鼎燃香、茶瓯品味等细节,描绘了文人雅士们在书房中品味香茗、沉浸于清雅之气的场景。这一联通过“飘香远”和“转味迟”等词语,细腻地表现了香茗的香气和味道。
尾联“自惭尘土累,清话得移时”,表达了作者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为尘世所累,与文人雅士们的清雅生活相比有所不如。但同时,作者也感到在清谈中得到了片刻的宁静和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书房场景的描绘和文人雅士们的生活情趣的展现,表达了作者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同时也流露出自惭形秽的情感。
|
创作背景
《同张守谒蔡子强观砚论琴偶书》是宋朝诗人刘子翚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主要与蔡襄(字子强)有关。蔡襄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他精于鉴赏文房四宝,尤其擅长书法和砚台的制作与鉴赏。
在这首诗中,刘子翚与友人张守一同去拜访蔡子强,观赏了他的砚台,并讨论了琴艺。诗人在赞叹蔡子强砚台精美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古琴艺术的喜爱和向往。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文人雅士之间的交往活动,以及他们对艺术文化的追求和鉴赏。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刘子翚对蔡子强才华和品味的钦佩之情。
相关诗词
-
京洛重新年。
复属月轮圆。
云间璧独转。
空里镜孤悬。
万方皆集会。
百戏尽来前。
临衢车不绝。
夹道阁相连。
惊鸿出洛水。
翔鹤下伊信。
艳质回风雪。
笙歌韵管弦。
佳丽俨成行。
相携入戏场。
衣类何平叔。
人同张子房。
高高城里髻。
峨峨楼上妆。
罗裙飞孔雀。
绮带垂鸳鸯。
月映班姬扇。
风飘韩寿香。
竟夕鱼负灯。
彻夜龙衔烛。
欢笑无穷已。
歌咏还相续
-
未妨关法急,来就使君期。
胜算藏彄戏,遍师刻烛诗。
闻歌两岸近,荡桨百壶移。
野烧侵沙灭,疏钟渡水迟。
西山半衔月,南浦暗流澌。
旅雁啼更彻,樯乌讹尾时。
江空人籁息,衣冷曙霜欺。
极乐无朝夕,轻装动别离。
脂畐秣五马,前路满旌麾。
-
黄绶归休日,仙郎复奏馀。
晏居当夏晚,寓直会晴初。
露散星文发,云披水镜虚。
高才推独唱,嘉会喜连茹。
月色摇春闼,香烟霭暝庐。
千门传夜警,万象照阶除。
少孺嘉能赋,文强阅赐书。
兼曹谋未展,入幕志方摅。
为奉灵台帛,恭先待漏车。
贞标不可仰,空此乐樵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