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双庙》

无复连云战鼓悲,英风凛凛在双祠。
气吞骄虏方张日,恨满孤城欲破时。
幽鸟自啼檐际树,夕阳空照路傍碑。
平生不作脂韦意,倚棹哀吟两鬓丝。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深沉、悲壮的诗,充满了对英勇无畏、忠诚报国的英雄的赞美和敬仰,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 首联“无复连云战鼓悲,英风凛凛在双祠”,诗人以悲壮的笔触描绘出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让人感受到那些曾经在战场上英勇拼搏的烈士们的英勇精神。这种英风凛凛的气氛,在双祠中尤为显著。 颔联“气吞骄虏方张日,恨满孤城欲破时”,通过对英雄气概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烈士们的英勇无畏。他们的豪情壮志,甚至可以吞没骄傲的敌人。然而,这也透露出诗人对孤城欲破的悲剧性的忧虑,体现了诗人深深的家国情怀。 颈联“幽鸟自啼檐际树,夕阳空照路傍碑”,诗人借景抒情,通过幽鸟自啼和夕阳空照的景象,表达出对英雄烈士的深深怀念和哀悼之情。 尾联“平生不作脂韦意,倚棹哀吟两鬓丝”,诗人以自身的感慨结尾,表达了他对英雄烈士的敬仰和缅怀,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情感深沉,笔触悲壮,通过对英雄烈士的赞美和敬仰,以及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忧虑,展现了诗人的深深家国情怀。
创作背景
刘子翚的《双庙》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事件和他个人的经历密切相关。首先,宋代是一个动荡的时期,特别是靖康之难,国家遭受了巨大的灾难。刘子翚的父亲在这个事件中拒绝投降,慷慨赴死,这对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深感悲痛,为父守墓三载,这段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其次,诗人有一次出差去河南商丘,顺便祭奠了张巡和许远的双祠。他联想到父亲的遭遇,以及两位英豪的不朽事迹,有感而发,抒写了这首名作。 综上所述,《双庙》的创作背景包括了靖康之难的历史事件、诗人父亲的英勇赴死,以及诗人对张巡和许远两位英豪的祭奠。这些背景为诗人提供了创作的灵感和情感的依托。
诗词关键字: 战鼓 两鬓 平生
相关诗词
  • 1
    [元]
    长堤千里,过睢阳、隐约江山如故。
    忆昔斑衣为寿日,伯仲埙篪歌舞。
    博胜香囊,笑争瓜葛,膝上王文度。
    西城南浦,月明扶醉归路。
    重来华发苍颜,故人应怪我,平生羁旅。
    仲也风流今已矣,俯仰人间今古。
    阏伯层台,六王双庙,尽是经行处。
    感时怀旧,一襟清泪如雨。
  • 2
    [宋]
    唐祚中不振,孽胡恣奸骄。
    君德弗克终,治乱在一朝。
    渠魁睥神器,四海俱动摇。
    向来为厉阶,其迹已冰消。
    中兴功孰盛,张许冠百僚。
    堂堂二公烈,千古名不凋。
    义胆极华岳,忠肝齐斗杓。
    平生慕节义,卜居祠匪遥。
    丹青就湮郁,古屋风萧萧。
    英灵如可问,激懦讨惛妖。
  • 3
    [宋]
    国凭节义壮洪基,激厉颓风属圣时。
    曾屈帝尊亲降辇,可因祈福幸公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