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水日夜浅,清滩自迢迢。 渔舠愕已无,忽点净练遥。 老身寄其上,兀若栖危苕。 松风知我狂,随舷助倾摇。 探幽神益新,得快意自消。 长林翠洞口,微云粉山腰。 那知碧虚远,一苇卧可超。 不须换吾骸,吾慵登焦嶢。 病中追余观,所得绝富饶。 |
| 这首诗给人一种宁静致远,又带有一丝潇洒狂放的感觉。首先,从整体上看,诗人以建水、清滩、渔舠、松风等自然景物作为描绘对象,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诗中的“建水日夜浅,清滩自迢迢”描绘了江河日夜的流淌,清滩遥远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广阔。接着,“渔舠愕已无,忽点净练遥”一句,让人感受到江面的宁静与空旷,以及远处的渔船在江面上的点缀,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水墨画卷。 “老身寄其上,兀若栖危苕”一句,诗人以自身寄托在江上,犹如栖息在高危的苕草上,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自身的渺小。接下来的“松风知我狂,随舷助倾摇”,松风似乎理解诗人的狂放不羁,随着船舷摇摆,助长了诗人的豪情。 “探幽神益新,得快意自消”一句,表达了诗人在探索自然幽深之处时,精神焕发,得到了快乐和满足。而“长林翠洞口,微云粉山腰”则描绘了长林、翠洞、微云和粉山的美丽景色,令人陶醉。 “那知碧虚远,一苇卧可超”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碧空的向往,以及一苇渡江的超脱之意。最后的“不须换吾骸,吾慵登焦嶢。病中追余观,所得绝富饶”则表达了诗人不愿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即使在病中也追求自然的观察,得到了极为丰富的体验和收获。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生动,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