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迥》
天迥孤帆隐约归,茫茫残照欲沉西。 寒鸦散乱知多少,飞向江头一树栖。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寂静且凄美的秋日傍晚景象。首句“天迥孤帆隐约归”以高远的天空和隐约出现的孤帆,展示了无尽的空旷和孤寂,同时也引出了诗的主题——归航。“茫茫残照欲沉西”一句,描绘了落日余晖洒满大地的景象,既有落日余晖的美,又有诗人对光阴消逝的感叹。
后两句“寒鸦散乱知多少,飞向江头一树栖”以寒鸦作为描绘的对象,进一步渲染了诗的凄凉气氛。寒鸦的叫声本就凄凉,它们在黄昏时分飞向江边的一棵树,给人一种无家可归的悲伤感,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
整首诗意境空旷、孤寂,诗人借助孤帆、残照、寒鸦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感慨。诗的结构紧凑,语言简练,以描绘景象为主,情感深沉且内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冲击。
|
创作背景
**《天迥》是宋朝诗人刘子翚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刘子翚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刘子翚生活在北宋和南宋之交,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多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关切。
同时,刘子翚的个人经历也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曾在朝廷任职,后因战乱而离职归隐。这样的经历使他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也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
综上所述,《天迥》的创作背景包括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刘子翚个人的生活经历。
相关诗词
-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
烽火连诸郡,旌旗转百蛮。
野莺先客至,江雁及春还。
吴楚青天迥,潇湘白日闲。
登临慰怀抱,况复近乡关。
-
瑞雪落纷华,随风一向斜。
地平铺作月,天迥撒成花。
客满烧烟舍,牛牵卖炭车。
吾皇忧挟纩,犹自问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