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孤翼吟》

哀哀孤飞禽,声鸣何悲酸。
含情若有诉,口讷无由宣。
瞻云忆旧侣,悠悠隔山川。
勿言异类微,聚散同悲欢。
零霜解叠翼,错采销文翰。
殒身未足辞,失意诚可怜。
群飞尽投林,凌空独翩翩。
岂无栖巢枝,托迹常不安。
啄食朝竞场,流饮暮争源。
鸣弦应机发,薄命当其先。
长翮易奋飞,穷途少周旋。
风云肯借便,一举谁能攀。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悲情色彩的诗,以孤飞的禽鸟作为主角,描绘了它在自然界中的孤独、失落和挣扎。 诗的开篇,“哀哀孤飞禽,声鸣何悲酸。”,直接描绘了孤飞禽的悲惨形象,声音悲酸,令人感到心痛。诗人用“含情若有诉,口讷无由宣。”表达了孤飞禽内心的情感,虽然满怀情感,却无法表达。 接着,“瞻云忆旧侣,悠悠隔山川。”,诗人以孤飞禽的视角,展现了它对过去伴侣的思念,而它们却被山川阻隔,相隔遥远。这里,诗人借助禽鸟的形象,表达了生活中被距离、时间等因素分隔开的友情或爱情。 在下半部分,“零霜解叠翼,错采销文翰。”,诗人描述了孤飞禽在严霜中挣扎,叠翼难飞,文采斑斓的羽毛也黯然失色。这里的描绘充满了悲剧色彩,也反映了生活中的困境和挫折。 “殒身未足辞,失意诚可怜。”,这句话表达了孤飞禽面对困境的坚韧,即使身死也不足惜,但失意的境遇确实让人感到可怜。这里,诗人对孤飞禽的境遇感到了深深的同情。 最后,“群飞尽投林,凌空独翩翩。”,“岂无栖巢枝,托迹常不安。”和“啄食朝竞场,流饮暮争源。”等句,再次描绘了孤飞禽的孤独和无助,也反映了生活中的竞争和挣扎。 整首诗以孤飞禽的形象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诗人借助禽鸟的形象,揭示了生活中的悲欢离合、挫折困境,以及面对困境的坚韧和勇气。诗的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人性和生活的洞察。
创作背景
《孤翼吟》是宋朝诗人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测: 1. 诗人的个人经历:刘子翚生活在宋朝,可能经历过一些人生的起伏和波折,这些经历可能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影响。 2. 社会背景:宋朝时期,社会动荡,国家局势不稳定,这些社会因素可能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使得他在诗歌中表现出一种孤独、迷茫的情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推测,《孤翼吟》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社会背景有关,表现出一种孤独、迷茫的情感。但是,具体的创作背景还需要结合诗人的生平和诗歌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诗词关键字: 文翰 奋飞 忆旧
相关诗词
  • 1
    [唐]
    爱远登高尘眼开,为怜萧寺上经台。
    山川谁识龙蛇蛰,天地自迎风雨来。
    柳放寒条秋已老,雁摇孤翼暮空回。
    何人会得其中事,又被残花落日催。
  • 2
    [宋]
    野县闭门早,山深更漏微。
    薄云依月宿,孤翼犯霜归。
    弓冷新胶健,貂寒旧缕纰。
    旗亭换新酒,不惜箧中衣。
  • 3
    [唐]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