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石井二首》
道经兰若偶停鞭,客裹逢幽意惘然。 一把绿萝蒙石窦,梦魂翻愤醒心泉。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给人一种深沉、幽静的感觉,充满了意象和内涵。让我们一步一步来赏析。
首句“道经兰若偶停鞭”,这里的“道经兰若”描绘了诗人正经过一片兰草和杜若的地方,这两种植物通常生长在幽静的地方,给人一种清雅、宁静的感觉。“偶停鞭”说明诗人被这个地方所吸引,停下来欣赏。
次句“客裹逢幽意惘然”,“客裹逢幽”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遇到这样幽静的地方,“意惘然”则描绘了诗人被这种幽静所吸引,心思恍惚,忘记了旅途的疲劳。
第三句“一把绿萝蒙石窦”,这里用“一把绿萝”形容了绿萝的长势旺盛,生命力顽强。“蒙石窦”则描绘了绿萝蔓延覆盖在石头上的景象,给人一种静谧、神秘的感觉。
最后一句“梦魂翻愤醒心泉”,这里的“梦魂翻愤”表达了诗人被这片幽静所触动,引发了内心的波澜。“醒心泉”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心灵被唤醒,像泉水一样涌动。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片幽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内心的波动,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同时也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神秘。
|
创作背景
《题石井二首》是宋朝诗人刘子翚的诗作,其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及作者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首先,从社会历史背景来看,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词创作极为兴盛。诗人们通过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题材的描绘,表达了对时代背景的感悟与思考。刘子翚作为宋朝诗人,其创作也受到了这一时代背景的影响。
其次,从作者的个人经历来看,刘子翚曾在朝廷任职,后因政见不合而辞官归隐,过着清贫的生活。《题石井二首》正是在他归隐期间创作的。诗中通过对石井及周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清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无常、人生坎坷的感慨。
综上所述,《题石井二首》的创作背景包括了宋朝文化繁荣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刘子翚的个人经历。
相关诗词
-
楼船万艘下,钟阜一龙空。
胭脂石井犹在,移出景阳宫。
花草吴时幽径,禾黍陈家古殿,无复戍楼雄。
更道子山赋,愁杀白头翁。
记当年,南北恨,马牛风。
降幡一片飞出,难与向来同。
壁月琼枝新恨,结绮临春好梦,毕竟有时终。
莫唱后庭曲,声在泪痕中。
-
再见山城石井边,幽姿高韵独翛然。
要知不被梅花笑,更把前题改数联。
-
院凉松雨声,相对有山情。
未许谿边老,犹思岳顶行。
纱灯留火细,石井灌瓶清。
欲问吾师外,何人得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