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燕归梁·独卧秋窗桂未香》

独卧秋窗桂未香。
怕雨点飘凉。
玉人只在楚云傍。
也著泪、过昏黄。
西风今夜梧桐冷,断无梦、到鸳鸯。
秋钲二十五声长。
请各自,奈思量。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秋意和思念的诗。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出了一幅秋夜独卧,思念远方玉人的画卷。 “独卧秋窗桂未香,怕雨点飘凉”描绘出一种寂静、凄美的秋夜景象,桂花尚未盛开,诗人独自躺在窗边,畏惧着窗外的冷雨。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季节的感受,又透露出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玉人只在楚云傍,也著泪、过昏黄”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玉人的思念。玉人在楚云之旁,也在落泪度过这个昏暗的黄昏。这里的“玉人”形象既充满了诗意,又透露出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西风今夜梧桐冷,断无梦、到鸳鸯”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冷清,西风吹过梧桐叶,使人心生寒意,今夜断无梦境到达鸳鸯之处。这里的“断无梦”表达了诗人对玉人的思念无法传递的无奈。 “秋钲二十五声长,请各自,奈思量”以秋钲的长声结尾,每一声都在催人思考,各自承受着自己的思绪。这里的“奈思量”表达了诗人无法忘却玉人,无法释怀的深情痛惜。 整首诗充满了秋天的凄美和诗人的思念之情,意象丰富,情感细腻,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寂寥和思念的苦涩。
创作背景
史达祖的《燕归梁·独卧秋窗桂未香》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史达祖作为一个南宋官吏,在前往曾是北宋疆土的异国祝寿时,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和国家的兴衰,这为他创作这首词提供了深刻的情感基础。其次,这首词是在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时创作的,月亮在古典诗词中往往用来象征团圆和思念,而中秋节更是与家人团聚、思念远方亲人的重要时刻,这种特殊的节日氛围也为这首词增添了浓厚的感情色彩。 以上仅是简要分析,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以阅读相关论文。
诗词关键字: 西风 雨点 思量
相关诗词
  • 1
    [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 2
    [唐]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
    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
    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
    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
    ?
  • 3
    [宋]
    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
    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 行云有影月含羞。
    东风临夜冷于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