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建康六感·晋》

日昃无全照,南迁事仓忙。
龙谣方协瑞,星衲已告亡。
凌迟百年运,凛凛危莫将。
向来问鼎人,项背常相望。
环宫白羽列,面阙鸣弦张。
膺图未跻泰,卜世岂有长。
独怜短辕公,推刃杀忠良。
百身嗟莫赎,一恸鬓成苍。
时移事亦更,为宋复为梁。
惟有采石潮,年年到前岗。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借古讽今,通过描绘历史变迁和英雄人物的悲壮事迹,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忠良的怀念。 首联“日昃无全照,南迁事仓忙”,以太阳过半、光线渐暗比喻国势衰微,南迁的事情紧急而匆忙,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颔联“龙谣方协瑞,星衲已告亡”,以龙谣和星衲象征吉祥和瑞兆,与“告亡”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国运不济的哀叹。 颈联“凌迟百年运,凛凛危莫将”,以“凌迟”形容国运衰颓,形势危急,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接下来“向来问鼎人,项背常相望”,通过问鼎之人的形象,展现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壮志豪情。 然后,“环宫白羽列,面阙鸣弦张”,描绘了宫廷中的庄严景象,弓箭手环列,弓弦紧绷,象征着国家的危机和英雄们的决心。接着“膺图未跻泰,卜世岂有长”,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即使拥有宏图伟业,也难以长久保持。 “独怜短辕公,推刃杀忠良”,诗人对忠臣被杀的悲痛和愤慨,表现了他对忠诚和正义的崇敬。“百身嗟莫赎,一恸鬓成苍”,以百身莫赎形容悲痛之深,一恸成苍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哀伤。 最后,“时移事亦更,为宋复为梁”,以历史变迁和朝代更迭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深感慨。“惟有采石潮,年年到前岗”,以潮水年年到来,象征着历史的不断推进和时代的更迭。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沉郁,通过描绘历史和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感慨和思考。
创作背景
《建康六感·晋》是宋朝诗人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东晋王朝的衰落和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密切相关。东晋王朝经过一系列的乱政和篡逆,已经摇摇欲坠,这给了刘子翚创作此诗的灵感。同时,刘子翚的家世也与晋朝的兴衰有密切的联系,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等官职,但到刘子翚这一代,家世已经衰落。因此,这首诗也蕴含了作者对当时时势和自己身世的感叹。
诗词关键字: 项背 南迁 凌迟
相关诗词
  • 1
    [唐]
    江南年少十八九,乘舟欲渡青溪口。
    青溪口边一老翁,鬓眉皓白已衰朽。
    自言家代仕梁陈,垂朱拖紫三十人。
    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叠鼓乘朱轮。
    父兄三叶皆尚主,子女四代为妃嫔。
    南山赐田接御苑,北宫甲第连紫宸。
    直言荣华未休歇,不觉山崩海将竭。
    兵戈乱入建康城,烟火连烧未央阙。
    衣冠士子陷锋刃,良将名臣尽埋没。
    山川改易失市朝,衢路纵横填白骨。
    老人此时尚少年,脱身走得投海边。
  • 2
    [南北朝]
    夕鸟已西度。
    残霞亦半消。
    风声动密竹。
    水影漾长桥。
    旅人多忧思。
    寒江复寂寥。
    尔情深巩落。
    予念返渔樵。
    何因适归愿。
    分路一扬镳。
  • 3
    [明]
    秋风江口听鸣榔,远客归心正渺茫。
    万里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
    烟中树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绕建康。
    直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影宿维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