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十咏·唤铁》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展现了诗人的威严、信心和坚定的决心。
首句“号令行惟信”,体现了诗人的威严和诚信。他通过发布号令来指挥,而人们信任他,遵从他的命令。这种威严和诚信,使得他的号令能够得以顺利执行。
次句“人谁不我承”,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威严和地位。人们都不敢不遵从他的命令,这体现了他的领导力和威信。
第三句“举烽诸国叛”,笔锋一转,描绘了国家叛乱的严峻形势。诗人用“举烽”这一象征战争和动乱的意象,生动地表现出国家叛乱的紧急情况。
最后一句“敲铁小童应”,则展现了诗人面对叛乱的决心和信心。他敲打着铁器,号召人们起来抵抗叛乱,甚至连小童也响应他的号召。这体现了诗人的坚定决心和全民抗战的豪情壮志。
整首诗充满了豪情壮志,展现了诗人的威严、信心、决心和勇气,同时也体现了全民抗战的团结力量。
|
创作背景
《书斋十咏·唤铁》是宋朝诗人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要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首先可以考察刘子翚的生活时代及其个人经历。刘子翚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国家经常遭受外敌的侵略,同时内部也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再从诗歌标题《书斋十咏·唤铁》来看,可能与铁器或铁匠的工作有关。这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生活状态或职业情况。同时,“唤铁”这个词语也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可能代表着呼唤力量、呼唤坚强,或者是对某种精神的赞美。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南宋时期的社会环境、铁器文化以及刘子翚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有关。
相关诗词
-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僮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
潇洒书斋,香清缕直,灯冷晕圆。
忽惊窗鸣瓦,霰如筛下,裁冰翦玉,片似花鲜。
深怕妨梅,也愁折竹,才作还休亦偶然。
更深也,漫题窗记瑞,诗思绵绵。
闻君礼佛日千。
浪说道繁华不值钱。
想鸳衾底下,都将命乞,蒲龛里畔,未必心安。
兜率天宫,清凉境界,总是由心不是缘。
雪山上,自有人坐了,不到君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