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溪观鱼仍开樽,鸣榔隐隐沈烟村。 吾人岂有竭泽意,澒洞四际鱼龙奔。 惊潜初见穿乱藻,亟遁转觉迷深源。 向非驱迫群党聚,罩{上四下鹿}徒使波涛浑。 巨鳞足供数客饱,银马琐碎不足论。 吁嗟神物未变化,暴骨砧机宁非冤。 江湖万里厌游泳,失地斗水能为恩。 临流解网意亦厚,诱以芳饵仍争吞。 因悲摇尾向数罟,岂异俯首縻华轩。 慨然投箸起太息,归思已逐冥鸿骞。 |
| 这是一首观鱼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溪观鱼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生命的敬畏与思考。 开篇“西溪观鱼仍开樽,鸣榔隐隐沈烟村。”描绘了诗人在西溪边观鱼,同时开着酒樽,听着榔声,感受着村庄的烟火气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惬意的氛围。 接着,“吾人岂有竭泽意,澒洞四际鱼龙奔。”诗人表达了自己并无竭泽而渔的意图,而是看到四周鱼龙奔腾的景象,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 “惊潜初见穿乱藻,亟遁转觉迷深源。”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鱼儿受到惊吓后,急速逃遁,穿梭于乱藻与深源之间,表现出鱼儿的生动活泼与自然的神秘。 “巨鳞足供数客饱,银马琐碎不足论。”诗人赞美大鱼的鲜美,足以让数客饱食,而小鱼则显得琐碎不足道。 “吁嗟神物未变化,暴骨砧机宁非冤。”诗人感叹神奇的生命在未变化之前,就已被宰杀,暴露在砧板上,难道不是很冤枉吗? “江湖万里厌游泳,失地斗水能为恩。”诗人表达了对鱼儿在江湖中游泳的艰辛与斗争的理解与同情。 “临流解网意亦厚,诱以芳饵仍争吞。”诗人描绘了人们解开渔网,用芳香的诱饵引诱鱼儿争相吞食的场景。 最后“因悲摇尾向数罟,岂异俯首縻华轩。慨然投箸起太息,归思已逐冥鸿骞。”诗人感叹鱼儿的悲惨命运,摇尾向数罟,与俯首被束缚在华丽的车辕上并无不同。诗人愤慨地扔下筷子,长叹一声,归思已经随着高飞的鸿雁远去了。 整首诗通过对观鱼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敬畏与思考,同时也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人性的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