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十咏·纸佛》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简朴而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首句“拂儿虽草创,日用最相亲”表示,尽管拂儿(可能是指一种生活用具或环境)初看起来并不精致,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最为亲近、实用。这种表达传达出对朴素生活的赞美和对浮华的不屑。
后两句“莫遣维摩室,潜生庾亮尘”则借用历史典故,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的态度。维摩室指的是维摩诘的居室,维摩诘是佛教中的一位居士,他的居室被用来比喻简朴而清净的修行场所。庾亮尘则是指世俗的尘埃,暗喻浮华与纷扰。诗人在此表示,不要让简朴的拂儿被世俗的尘埃所污染,要保持其清净朴素的本色。
整首诗流露出对朴素、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浮华世界的淡泊,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
创作背景
《书斋十咏·纸佛》是宋朝诗人刘子翚创作的一组诗歌中的一首。这组诗歌是以他的书斋中的十种物品为题材创作的,其中包括纸佛。刘子翚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风格质朴自然。
具体到《书斋十咏·纸佛》这首诗,我们可以推测其创作背景可能与刘子翚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对社会的观察有关。纸佛作为一种象征,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繁华的淡漠和对精神信仰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风气或者现象,即人们通过供奉纸佛来寻求心理安慰或精神寄托。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如果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建议查阅相关的文献和资料。
相关诗词
-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僮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
潇洒书斋,香清缕直,灯冷晕圆。
忽惊窗鸣瓦,霰如筛下,裁冰翦玉,片似花鲜。
深怕妨梅,也愁折竹,才作还休亦偶然。
更深也,漫题窗记瑞,诗思绵绵。
闻君礼佛日千。
浪说道繁华不值钱。
想鸳衾底下,都将命乞,蒲龛里畔,未必心安。
兜率天宫,清凉境界,总是由心不是缘。
雪山上,自有人坐了,不到君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