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
桃花偏傍谪仙居,点缀高岩今几株。 力士铛边欠何物,着鞭跨马是狂图。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桃花盛开的环境,并借用了历史典故来赞美某人的英勇和豪放。下面我们来一步一步赏析这首诗:
首句“桃花偏傍谪仙居”中,“桃花”点明了时节和环境的特点,而“谪仙居”则暗示此处所居之人有着仙风道骨,超凡脱俗。这一句通过描绘环境,为下文奠定了基调。
次句“点缀高岩今几株”进一步描述了桃花的生长环境,它们生长在高岩之上,点缀其间,显得格外醒目。这里的“几株”桃花与广阔的“高岩”形成了对比,突显了桃花的坚韧与生命力。
接着,“力士铛边欠何物”运用了历史典故。此处“力士”指的是古代的大力士,“铛”是烹饪用具,“欠何物”则表示不清楚力士到底需要什么。这一句充满了悬念,引导读者继续阅读。
最后一句“着鞭跨马是狂图”揭晓了悬念,原来这位力士正准备鞭策马匹,展现出豪放不羁的气魄。这里的“狂图”二字形象地表现了力士的英勇和胆识,令人感叹。
整首诗通过描绘桃花盛开的环境,巧妙地借用历史典故,塑造了一个英勇、豪放的力士形象。同时,诗歌的结构紧凑,语言生动,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
创作背景
《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是宋代诗人刘子翚创作的一组绝句诗。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反映了当时的农村生活场景和人情风貌。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农事活动、乡土习俗等,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刘子翚生活在北宋末期,社会动荡,民生凋敝。他通过这组诗,以朴实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与美好,同时也传达了对社会不公和腐败现象的愤懑之情。
总的来说,《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的创作背景主要与当时的社会现实、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对乡村生活的感悟有关。
相关诗词
-
秋风一何厉,吹尽山中绿。
可怜凌云条,化为樵夫束。
凛然造物意,岂复私一木。
置身有得地,不问直与曲。
青松未必贵,枯榆还自足。
纷然落叶下,萧条愧华屋。
-
盛衰日相寻,循环何曾歇。
攀条揽柔荑,回首惊脱叶。
绿槐阴最厚,零落今存荚。
千林一枯槁,平地三尺雪。
草木何足道,盈虚视新月。
微阳起泉下,生意未应绝。
-
故园今何有,犹有百竿竹。
春雷起新萌,不放牛羊触。
虽无朱栏拥,不见红尘辱。
清风时一过,交戛响鸣玉。
渊明避纷乱,归嗅东篱菊。
嗟我独何为,弃此北窗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