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仙游黄尉岩孙》
乡近尤谙俗,山深莫掩名。 士皆夸尉好,民亦诵官清。 入幙交游少,依僧去住轻。 它年汉廷上,定不愧黄生。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乡村景象,同时赞美了一位清廉为民、深受士民称赞的官员。诗中以“乡近尤谙俗,山深莫掩名”来描绘这个乡村,表达了作者对这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的熟悉和喜爱。同时,“士皆夸尉好,民亦诵官清”一句,通过士民对官员的称赞,展现了这位官员的清廉形象和为民谋福利的政绩。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作者表达了自己与这个乡村的交往和感受,“入幙交游少,依僧去住轻”,在乡村中交往的人虽然不多,但是依赖于僧侣的居住和生活却让人感到轻松自在。最后,“它年汉廷上,定不愧黄生”,作者表示自己将来在朝廷上,也一定不愧对黄生的称号,展现了作者的抱负和自信。
整首诗语言简练流畅,意境清新自然,通过对乡村景象和官员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以及对清廉为民官员的赞美。
|
创作背景
《答仙游黄尉岩孙》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刘克庄的政治生涯和人生态度密切相关。刘克庄在政治上起伏不定,一方面他因为攀附权臣而遭受批评,另一方面他也因为仗义执言而多次被贬谪。这种复杂性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人生,也反映了南宋末年政治腐朽的真实情况。这首诗是他在被贬出京城,前往广东担任一个小官时,他的朋友王迈为他送行并为他鸣不平,他因此而创作的。
相关诗词
-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
仙台下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
智慧男儿,速悟尘劳,勿将性疲。
但此身彼物,皆名幼化,多虚少实,不可追随。
万种缠绵,千般汩没,荏苒光阴老却伊。
争如向,太玄真教法,讨论希夷。
乾坤荡荡无依。
似一片、闲云出世奇。
悟性宗合道,恩山易挫,神舟得岸,苦海难迷。
行满功成,仙游羽化,物外何如土底归。
无佗事,要升天入地,俱在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