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杂咏一百首·苌弘》

宗周危可悯,苌叔死非难。
臣血三年碧,臣心一寸丹。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忠诚和悲壮色彩的诗,让人感受到诗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 首句“宗周危可悯”,以“宗周”借指国家,“危可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危难的深深忧虑和同情。诗人以高远的视角,展示了国家的危难,引人深思。 次句“苌叔死非难”,用典表达忠臣烈士不畏死难,愿意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死非难”三字,掷地有声,悲壮慷慨,令人震撼。 末两句“臣血三年碧,臣心一寸丹”,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臣血三年碧”化用了古代忠臣血化碧玉的典故,表达了忠臣的一片丹心,至死不渝。“臣心一寸丹”则直抒胸臆,展示了诗人对国家的一片忠诚。两句诗对仗工整,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诗人深深的忠诚和悲壮。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悲壮,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和忠诚。诗句流畅,言辞悲壮,充满了感染力。
创作背景
《杂咏一百首·苌弘》是宋朝诗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是《杂咏一百首》系列中的一首,整个系列主要是对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吟咏,通过精炼的诗句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或批判,对历史事件的反思等。 对于《杂咏一百首·苌弘》这首诗,其创作背景与苌弘这个历史人物有关。苌弘是春秋时期周敬王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请教乐理。据说他的血三年化为碧玉,这也是“碧血”一词的来源,多用于忠诚坚贞的人。 刘克庄在创作这首诗时,很可能是对苌弘的忠诚与坚贞表示敬仰,通过诗歌的形式来表达他对这种精神的赞美。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参考刘克庄的生平和时代背景,以及他对历史人物的看法和态度。
诗词关键字: 非难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