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旧宅》
奉出天家一瓣香,著鞭东鲁谒灵光。 堂堂圣像垂龙袞,济济贤生列雁行。 屋壁诗书今绝响,衣冠人物只堪伤。 可怜杏老空坛上,惟有寒鸦口夕阳。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敬仰和怀念的情感,同时蕴含着对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的深深感慨。
首联“奉出天家一瓣香,著鞭东鲁谒灵光”,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敬仰先贤,以恭敬的心态去拜访灵光寺。“一瓣香”表示恭敬虔诚,“著鞭”则传达出诗人的急迫心情。
颔联“堂堂圣像垂龙袞,济济贤生列雁行”,描绘了寺庙中圣像庄严、学子众多的景象,“堂堂”和“济济”两个词,表现出了圣像的威严和学子的繁盛。
颈联“屋壁诗书今绝响,衣冠人物只堪伤”,这里诗人表达了对遗失的文化遗产和历史人物的悲痛和怀念。“绝响”一词,传达出诗书不再的遗憾,“衣冠人物只堪伤”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哀悼。
尾联“可怜杏老空坛上,惟有寒鸦口夕阳”,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对古寺现状的感慨,“杏老空坛”描绘出一种荒凉的气氛,“寒鸦口夕阳”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落寞和衰落的情感。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灵光寺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和先贤的敬仰和怀念,同时也透露出对遗失的文化遗产和现状的悲伤和感慨。
|
创作背景
《孔子旧宅》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历史变迁及作者汪元量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首先,从宏观的历史背景来看,宋朝时期,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家思想受到了极高的尊崇。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旧宅自然成为了文人墨客缅怀与敬仰的对象。
而具体到汪元量,他是一位南宋末年的诗人、词人、宫廷琴师,身历亡国之痛。他的诗词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和对历史遗迹的凭吊。在《孔子旧宅》一诗中,汪元量通过对孔子旧宅的描写,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同时也借古讽今,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进行了批评。
综上所述,《孔子旧宅》的创作背景既包括了宏观的历史背景,也受到了汪元量个人经历的影响。
相关诗词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贡献,臣节不隆。
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
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犹奉事殷,论叙其美。
齐桓之功,为霸之首。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不以兵车。
正而不谲,其德传称。
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
赐与庙胙,命无下拜。
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赐圭瓒,秬鬯彤弓,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
威服
-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