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十绝》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庆生活的十年时光,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慨。首句“移阃于重庆,支吾亦十霜”中,“移阃”二字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搬家至重庆的场景,而“支吾亦十霜”则表达了诗人在这里生活了十年的时光。整句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为读者展现了诗人在重庆生活的点滴。
颔联“但闻绳魏尚,不见雪陈汤”中,诗人借用了历史典故。“绳魏尚”意指用绳索捆绑魏尚,比喻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而“雪陈汤”则意指为陈汤平反昭雪。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于历史上不公正事件的愤慨,同时也展示了自己在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不公。
整首诗意境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感慨与不满。同时,诗歌结构紧凑,对仗工整,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诗歌才华。
|
创作背景
**《即事十绝》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刘克庄本人的仕途经历,二是他的好友王迈为他送行并鸣不平**。具体来说,这首诗是在宋理宗嘉熙三年,刘克庄被贬出京城,前往广东担任一个小官时所写。刘克庄在政治上充满争议,一方面他攀附奸臣贾似道,写下了许多阿谀奉承之作,另一方面也能仗义执言,因此屡次含冤遭贬谪。尽管仕途并不得意,但他却被公认为当时的一代文宗。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好友王迈为他送行,并为之鸣不平,进一步激发了刘克庄的创作灵感。
相关诗词
-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