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鸾双舞》
慈元殿、薰风宝鼎,喷香云飘坠。 环立翠羽,双歌丽调,舞腰新束,舞缨新缀。 金莲步、轻摇彩凤儿,翩翻作戏。 便似月里仙娥谪来,人间天上,一番游戏。 圣人乐意。 任乐部、箾韶声沸。 众妃欢也,渐调笑微醉。 竞奉霞觞,深深愿、圣母寿如松桂。 迢递。 更万年千岁。 |
作品赏析
|
这首词描写了宫廷的一场盛大庆典,展现了富丽堂皇、欢乐祥和的场景。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慈元殿内的薰风宝鼎、环立的翠羽、双歌丽调、舞腰新束、舞缨新缀等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同时,词人还通过描绘仙女般的舞者和圣人乐意的场景,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神仙世界的向往。词的最后,以深深的祝愿和迢递的年号,表达了对圣母寿比松桂、福寿绵长的美好祝愿。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宫廷庆典的描绘,展示了人类对美好生活、长寿福祉的向往和追求。
|
创作背景
汪元量的《凤鸾双舞》是一首描写宫廷宴乐场景的诗歌,其创作背景与宋代的宫廷文化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首先,从诗歌的内容来看,诗中描绘了宫廷内笙歌鼎沸、舞袖翩翩的热闹场景,这反映了宋代宫廷文化的繁荣和奢靡。在宋代的宫廷中,各种宴乐活动层出不穷,而这些活动往往成为文人墨客创作的题材。
其次,从作者汪元量的身份来看,他是一位宫廷琴师,曾经服务于谢太后和王昭仪。这样的身份使他有机会亲身参与宫廷的宴乐活动,观察并感受到宫廷文化的氛围,从而为他创作这首《凤鸾双舞》提供了灵感。
综上所述,《凤鸾双舞》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宫廷文化和社会环境密不可分,是汪元量根据自身经历和观察,以诗歌形式描绘宫廷宴乐场景的作品。
相关诗词
-
暮云沈、凄凄花陌,荒苔青润鸳甃。
娇红一捻不胜春,苦雨酸雨僝僽。
从别后。
但暗忆娉婷,几把垂杨蹂。
香销韩袖。
念莺燕悲吟,凤鸾仙去,空负摘花手。
铜铺掩,窥见文窗依旧。
筝琶尘暗弦绉。
欲圆春梦今犹未,怪得西飞太骤。
凝伫久。
拟待倩、鸿都羽客寻仙偶。
青衫湿透。
叹玉骨沈埋,芳魂缥缈,何处酹尊酒。
-
玉箫吹作凤鸾吟,惹动游人离别心。
一阵东风卷寥廓,四方八面少知音。
-
九天执法大玄卿,稽首焚香礼玉京。
借得魏君骐骥到,恰如萧史凤鸾鸣。
翩翩绕树香烟近,历历横江夜气清。
欲向群中留一只,相将过海到蓬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