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十绝》
作品赏析
|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首句“初谓武陵远”中的“初谓”二字,表明诗人一开始并不知桃树是从武陵移来的。这里运用了一个典故: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里面的人们和平宁静、无忧无虑。因此,“武陵”往往被用来指代避世隐居的地方。
次句“移来不计春”说明桃树被移植过来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春天的到来,也许是在无意中或不得已的情况下被移植的。
第三句“近传湖户警”中的“湖户警”表明了近期湖边的居民们有些紧张和警惕,传达出一种不稳定的气氛。
最后一句“愁杀避秦人”中的“愁杀”表达了诗人的担忧和焦虑,“避秦人”则再次引用了《桃花源记》中的典故,指那些寻找避世隐居之处的人们。
通过这四句诗,诗人表达了对桃树移植的不满,对湖边居民警惕气氛的担忧,以及对寻找避世隐居之处的人们的同情和理解。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
|
创作背景
**《即事十绝》是宋代的诗人刘克庄在被贬出京城,前往广东担任一个小官时所写的**。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充满了诗人个人的辛酸与感慨。刘克庄因其政治立场而备受争议,他曾攀附奸臣贾似道,写下了许多阿谀奉承的诗作,然而他也能够仗义执言,因此屡次含冤遭贬谪。在宋理宗嘉熙三年,他再次被贬谪出京,这让他的心情非常沉重。他的好友王迈为他送行,对他的遭遇感到鸣不平。在此背景下,刘克庄写下了《即事十绝》这首诗,来表达他内心的苦闷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好友慰藉的感激之情。
相关诗词
-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