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道士王昭仪仙游词》
吴国生如梦,幽州死未寒。 金闺诗卷在,玉案道书闲。 苦雾蒙丹旐,酸风射素棺。 人间无葬地,海上有仙山。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充满了哀伤和思念之情,主要表达了对已故之人的怀念和哀悼。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吴国生如梦,幽州死未寒”中,诗人以“吴国”和“幽州”两个地名对比生与死,以生如梦、死未寒的形象描述,展现了生命的短暂和死亡的无情。
颔联“金闺诗卷在,玉案道书闲”,通过对生前所爱之物如诗卷、道书的描述,进一步凸显了对已故之人的怀念,表达了生死两隔的无奈和痛苦。
颈联“苦雾蒙丹旐,酸风射素棺”中,诗人以“苦雾”和“酸风”渲染出凄凉的气氛,形象地描绘了葬礼的场景,使人感受到生离死别的悲痛。
尾联“人间无葬地,海上有仙山”,诗人以海上仙山作为逝者归宿的象征,表达了对逝者深深的怀念和祝愿。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已故之人的深深怀念和哀悼,同时也展现出对生命的短暂和死亡的无奈。
|
创作背景
《女道士王昭仪仙游词》的创作背景与作者汪元量和王昭仪(王清惠)的密切关系及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有关。汪元量作为南宋末的诗人、词人和宫廷琴师,在南宋朝廷覆灭后,随三宫被俘至元大都。在这个过程中,他与王清惠一同被押解,两人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情感联系。王清惠在途中曾作《满江红·太液芙蓉》,传诵一时,而汪元量则作了这首《女道士王昭仪仙游词》作为和词,以表达对她的同情和怀念。
相关诗词
-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
仙台下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
智慧男儿,速悟尘劳,勿将性疲。
但此身彼物,皆名幼化,多虚少实,不可追随。
万种缠绵,千般汩没,荏苒光阴老却伊。
争如向,太玄真教法,讨论希夷。
乾坤荡荡无依。
似一片、闲云出世奇。
悟性宗合道,恩山易挫,神舟得岸,苦海难迷。
行满功成,仙游羽化,物外何如土底归。
无佗事,要升天入地,俱在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