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重九日宿顺昌步云阁绝句七首呈味道明府》
九月南州菊未黄,芙蓉取次献新妆。 不妨折取繁红插,四海皆知两鬓霜。 |
作品赏析
|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可以帮您理解这首诗:
这首诗描绘了南州秋天的景象,以菊花和芙蓉为主要描绘对象,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叹以及对生命美好的珍视。
首句“九月南州菊未黄”,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同时以菊花的未黄描绘了秋天的气息。菊花常在秋天盛开,但此时却未黄,透露出一种时光未老的感觉。
次句“芙蓉取次献新妆”,以芙蓉的新妆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芙蓉花开,如同女子新妆,增添了秋天的艳丽色彩。这里取次献新妆,形象地表现了芙蓉花逐步盛开的场景。
第三句“不妨折取繁红插”,以折取繁红插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红花虽美,但不耐久,折取插入瓶中,可延续其美丽。这里也隐喻着对生命美好的珍视。
结句“四海皆知两鬓霜”,以四海皆知的两鬓霜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叹。两鬓霜白,意味着年华已逝,四海皆知,则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坦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南州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叹以及对生命美好的珍视。诗意深沉,意境优美,值得细细品味。
|
创作背景
《丁酉重九日宿顺昌步云阁绝句七首呈味道明府》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组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古人常在这一天登高、赏菊、赋诗,因此,这个节日往往成为诗人创作的重要背景。
2. 地点:诗人住在顺昌的步云阁,这个地方的环境、景色可能给诗人带来了创作的灵感。
3. 人际交往:诗题中提到了“呈味道明府”,可能是诗人与味道明府有交往,或者此次住宿顺昌是受到了他的邀请,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感激或敬意。
综合以上几点,可以看出,《丁酉重九日宿顺昌步云阁绝句七首呈味道明府》的创作背景包括了重阳节的传统、步云阁的环境以及诗人与味道明府的交往。
相关诗词
-
蓐食鸣鸡晓,空山啼鸟春。
远钟何处寺,残月独行人。
书剑嗟黄发,江湖起战尘。
南游未得意,北望正伤神。
-
京口人来说禁江,似闻胡骑再跳梁。
夜来急递传新报,见说官军战顺昌。
-
笔下千机锦,胸中一滴金。
乾坤春瓮阔,风月夜楼深。
世绝夫君操,人谁梁父吟。
只寻云外路,谁复听寒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