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生坐下一高僧,失脚中元自怨辰。 但记本来真面目,何须悔现宰官身。  | 
|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前生今世的反思和对自我本性的追求。首句“前生坐下一高僧”描绘了前生的身份,是一位高僧,坐禅入定,修行深厚。次句“失脚中元自怨辰”形容了高僧在一次修行中失足跌倒,自此开始了自我怨悔的时刻。“中元”可能是指一种修行的境界或状态,而“失脚”则暗示了修行中的挫折或失误。 然而,诗人在后两句中表达了对于外在身份和形象的淡然态度。“但记本来真面目”,意味着应该记住自己最初的本来面目,即自己的真实本性和修行的初心。而最后一句“何须悔现宰官身”则进一步表明,不需要后悔现世的身份,无论是高僧还是宰官,都是外在的表象,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本性和修行之心。 整首诗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本性的思想,表达了对修行的坚持和对自我认知的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