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秋过故宫(十九首)》
仙裳宫袖拥龙舟,一夕兵来罢盛游。 万户千门银烛冷,六军百职布袍秋。 御桥路坏盘龙石,金水河成饮马沟。 日暮胡笳和羌笛,舞儿羞见锦缠头。 ¤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给城市带来的破坏和哀痛。
首句“仙裳宫袖拥龙舟,一夕兵来罢盛游。”描绘了昔日繁华的景象,如今却因为战乱而失去了曾经的盛况。诗人通过描绘龙舟的华丽和士兵的拥护,暗示了战乱对城市的影响。
“万户千门银烛冷,六军百职布袍秋。”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城市的荒凉景象,无论是富商巨贾的千门万户还是普通的平民百姓,都被寒冷所笼罩。而军队士兵在战斗中的艰苦工作使得他们身穿布袍,表达出一种肃杀和萧瑟之感。
“御桥路坏盘龙石,金水河成饮马沟。”描绘了战争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破坏,桥坏河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日暮胡笳和羌笛,舞儿羞见锦缠头。”诗人通过描绘日暮时分士兵们吹奏的胡笳和羌笛,以及舞儿因战乱而失去观赏舞蹈的人群而感到羞愧,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悲哀。
整首诗通过对城市战乱前后的对比,展现了战争对城市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破坏和苦难。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情感表达,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哀痛和悲凉的场景中。
|
创作背景
《壬子秋过故宫(十九首)》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与明朝的历史事件紧密相关。壬子年是指明洪武五年(1372年),这一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大军攻打北元,意图一举消灭元朝残余势力。这场战争对明朝的统治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宋讷作为明朝的文学家和官员,亲身经历了这一历史事件,并在战争结束后创作了这组诗。
诗歌通过对故宫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明朝盛世的赞美。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伤亡的悲痛之情。整组诗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的思考。
相关诗词
-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 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
桃溪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
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有细腰多。
-
裁翦冰绡,打叠数重,冷淡燕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
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会去。
无据。
和梦也、有时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