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

平生天外心,异乎诸子者。
著鞭无前途,焉用取竹马。
乍争祖逖先,肯出桓温下。
黄钟晚遭毁,轰雷釜鸣瓦。
细玩郊沙爻,可不举需疋。
作品赏析
这首诗确实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一种深邃而富有感情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首句“平生天外心,异乎诸子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广阔视野和深沉思考。他的人生观与众不同,超越了平凡的生活常规,显示出一种超越世俗的远大抱负。 “著鞭无前途,焉用取竹马”,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他看到了前方的道路似乎没有尽头,但他并不因此而放弃,而是继续前行,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乍争祖逖先,肯出桓温下”,这里用典故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理解。祖逖和桓温都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祖逖以他的勇气和奋斗精神著称,而桓温则以他的权谋和胆略闻名。诗人以此表达自己愿意像祖逖一样勇往直前,也不愿像桓温一样屈服于命运。 “黄钟晚遭毁,轰雷釜鸣瓦”,这里用黄钟毁弃和釜中雷鸣两个典故,表达了人生际遇的多变和无常。黄钟被毁意味着失去了最美好的事物,而釜中雷鸣则意味着突然的变故和惊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最后,“细玩郊沙爻,可不举需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理解。他通过观察《易经》中的爻辞,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提醒自己要时刻保持警惕和准备,以便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它通过描绘人生的起伏和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它鼓励人们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变故,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和准备,以便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
创作背景
《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方回(1227~1305) ,元朝著名诗人、诗论家。江西诗派殿军(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别号虚谷。代表作品有《桐江续集》《桐江集》等。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时期,当时国家政治动荡不安,战乱频繁。方回通过描绘自己隐居田园的生活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他选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为韵脚,意在表现一种超脱尘世、恬静自在的心境。 这组诗共有十首,每首都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脚。这些诗描绘了方回在田园中的生活情景,包括种菜、养鸡、钓鱼、赏花等。在这些诗中,方回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他认为田园生活才是真正的快乐所在,而世俗社会则充满了欺诈和虚伪。
诗词关键字: 黄钟 异乎 无前
相关诗词
  • 1
    [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2
    [魏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3
    [清]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