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

覆野春阴不肯晴,舟中无酒亦无餳。
故教客子知寒食,时有梨花一树明。
作品赏析
覆野春阴不肯晴, 舟中无酒亦无餳。 故教客子知寒食, 时有梨花一树明。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阴雨天气的诗,它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覆野春阴不肯晴”,描绘了春天的田野被阴云覆盖,不肯放晴的景象。这里,“春阴”象征着春天的阴雨天气,“不肯晴”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天气的无奈和期待。这句诗通过视觉和感觉的描写,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阴雨天气,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二句“舟中无酒亦无餳”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在船中的生活。由于阴雨天气,诗人无法享受酒和食物的乐趣,只能静静地坐在船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和简单,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自然的欣赏和感激。 第三句“故教客子知寒食”是诗人的感慨和思考。由于没有酒和食物,诗人只能通过传统的习俗来了解寒食节的意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敬仰,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最后一句“时有梨花一树明”是诗人的想象和期待。在阴雨天气中,梨花显得格外明亮,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乐观和积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精炼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慨。它不仅描绘了春天的阴雨天气,也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敬仰,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创作背景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组山水田园诗,共有十二首。这组诗描绘了作者在青溪道中乘船游览时所见所闻的美景,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创作背景: 方回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战乱频繁的时代。然而,尽管战乱不断,南宋时期的文化艺术却得到了空前的繁荣。文人墨客纷纷投身于诗歌、绘画等艺术创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宋文化。方回作为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山水田园为主题,表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赏析: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这组诗以清新、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诗人通过对山水、田园、人物等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以下是其中一首的赏析: 第一首: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其一 山色远随天去尽,江流无尽日西斜。 行人欲渡何须问,满目青山便是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站在船上,眺望远方,看到山峦连绵起伏,随着天空的延伸而逐渐消失。江水悠悠流淌,似乎永无止境。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认为眼前的青山绿水就是自己的家园。这里的“行人欲渡何须问”一句,意味着诗人已经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无需再去寻找。整首诗意境优美,给人以宁静、恬淡的感觉。 总的来说,《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这组诗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组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墨客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诗词关键字: 梨花 时有 不肯
相关诗词
  • 1
    [唐]
    吾爱鬼谷子。
    青溪无垢氛。
    囊括经世道。
    遗身在白云。
    七雄方龙斗。
    天下久无君。
    浮荣不足贵。
    遵养晦时文。
    舒可弥宇宙。
    卷之不盈分。
    岂徒山木寿。
    空与麋鹿群。
  • 2
    [唐]
    江南年少十八九,乘舟欲渡青溪口。
    青溪口边一老翁,鬓眉皓白已衰朽。
    自言家代仕梁陈,垂朱拖紫三十人。
    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叠鼓乘朱轮。
    父兄三叶皆尚主,子女四代为妃嫔。
    南山赐田接御苑,北宫甲第连紫宸。
    直言荣华未休歇,不觉山崩海将竭。
    兵戈乱入建康城,烟火连烧未央阙。
    衣冠士子陷锋刃,良将名臣尽埋没。
    山川改易失市朝,衢路纵横填白骨。
    老人此时尚少年,脱身走得投海边。
  • 3
    [清]
    来船桅竿高,去船橹声好。
    上水厌滩多,下水惜滩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