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观三圣御书应制》

圣业存功德,宸毫冠艺文。
势开千里浪,光动九天云。
法驾乘时至,仙都与世分。
皇心钦宝训,求治益精勤。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理想的赞美。 首句“圣业存功德,宸毫冠艺文”中,“圣业”和“功德”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成就的高度赞扬,而“宸毫”则象征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艺术价值。 “势开千里浪,光动九天云”描绘了中国的壮丽山河和文化的深远影响力,如同千里的浪涛,震动九天的云彩,生动形象。 “法驾乘时至,仙都与世分”表达了中国文化与时俱进,引领时代的精神,同时也描绘了中国的文化中心——“仙都”,与世界文化相区分。 最后,“皇心钦宝训,求治益精勤”表达了统治者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敬仰,以及对国家治理的精益求精。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成就的赞美,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敬仰和对国家治理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代书法家蔡襄所作的《观三圣御书应制》。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真宗皇帝的宴会上,蔡襄被邀请观赏三位圣人(孔子、老子和庄子)的书法作品。 在这首诗中,蔡襄通过赞美三位圣人的书法艺术,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他称赞孔子的书法“笔力雄浑”,老子的书法“清秀飘逸”,庄子的书法“潇洒自如”。这些形容词都充满了诗意,展现了蔡襄对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 此外,蔡襄还提到了自己对书法的追求,他说:“我欲学书三十年,始得此法。”这句话表明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他还说:“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圣贤孤独境遇的同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三位圣人书法艺术的赞美,展现了蔡襄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他对个人修养和文化传承的思考。
诗词关键字: 求治 益精 驾乘
相关诗词
  • 1
    [宋]
    秋风江上驻王师,暂向云山蹑翠微。
    忠义必期清塞水,功名直欲镇边圻。
    山林啸聚何劳取,沙漠群凶定破机。
    行复三关迎三圣,金酋席卷尽擒归。
  • 2
    [唐]
    九玄眷命,三圣基隆。
    奉承先旨,明台毕功。
    宗祀展敬,冀表深衷。
    永昌帝业,式播淳风。
  • 3
    [宋]
    绪业承三圣,规模盛一王。
    朝廷周礼乐,庠序汉文章。
    殊俗皆归往,蒸民尽乐康。
    帝功如此大,宜享寿无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