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南十咏·龙台》
试看初日照龙台,白玉堂高锦障开。 树色一番连雨净,溪光几曲抱山来,云归洞天形瘦,风落前村笛弄哀。 擬结青楼遍题咏,思王何吝斗量才。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试看初日照龙台,白玉堂高锦障开》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龙台的美景,以及诗人对这种美景的感受。
首句“试看初日照龙台,白玉堂高锦障开”描绘了初升的阳光照耀在龙台上的景象,龙台被阳光照亮,如同白玉一般高贵而美丽。同时,锦障打开,如同打开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出龙台的高贵和壮丽。
“树色一番连雨净,溪光几曲抱山来”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龙台的景色。雨后的树木更加清新,树色更加翠绿,溪流弯曲环绕着山峦,溪光闪烁,景色优美。
“云归洞天形瘦,风落前村笛弄哀”这两句诗描绘了云归洞天、风起前村的景象,云归洞天显得瘦削而神秘,风落前村则吹起笛声哀怨。
最后,“拟结青楼遍题咏,思王何吝斗量才”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龙台的赞美和对人才的渴望。诗人希望结交更多的人才,共同赞美龙台的美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龙台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人才的渴望。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
创作背景
《漳南十咏·龙台》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诗,它描绘了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龙台山的景色。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蔡襄任福建路转运使期间,他游览了漳浦县的龙台山,并被其壮丽景色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以描写自然景观为主,通过对龙台山的山峰、云海、瀑布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云海茫茫似白纱”、“石壁千寻挂翠帘”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感染力。
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蔡襄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他在诗中写道:“故乡何处在?遥指东南天。”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他还通过描绘龙台山的美景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也是这首诗的一个重要主题。
总之,《漳南十咏·龙台》是一首充满艺术感染力的诗歌作品,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相关诗词
-
灵沼萦回邸第前,浴日涵天写曙天。
始见龙台升凤阙,应如霄汉起神泉。
石匮渚傍还启圣,桃李初生更有仙。
欲化帝图从此受,正同河变一千年。
-
金狄门前拜诏新,白龙台下拥朱轮。
蕉花雨里千兵路,荔子风中万马尘。
-
燕山日黑黄尘起,金川门外鼓声死。
长乐宫为瓦砾场,殿庭流血成海水。
御史大夫练子宁,手持三尺干雷霆。
覆巢自分无完卵,一门百口归冥冥。
事去人亡二百载,芦荻萧萧余故垒。
长陵楸柏已十围,孤臣遗骨今安在?
钓龙台下水可楫,新宁城东山<山截>鹥。
灌园谁能识法章,佣肆犹堪藏李燮。
一日天回地转时,千金购出练家儿。
若敖之鬼终不馁,行路闻之皆歔欷。
我登钟陵山,遥望石头城。
宁为孝孺死,不作陈瑛生。
为君慷慨终一曲,悲风飒飒江波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