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浯溪》
口后声名人始贵,真卿笔札次山文。 二贤若使生同世,口悲不放君。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颂口后声名人始贵,以及两位贤者的才华和品格。诗中提到了两位贤者:唐代的口口真卿和次山文。他们都是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影响的著名人物。
首句“口后声名人始贵”直接点明主题,强调名声和人品的相互关系,即一个人的声名好坏,往往取决于他的品德和行为。这一观点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接着,“真卿笔札次山文”一句,诗人赞美了口真卿的书法造诣和次山文的文学才华。这两位贤者都是以他们的才华和品格为世人所称颂。
“二贤若使生同世”一句,诗人表达了如果这两位贤者能够生活在一个时代,那么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将会相互影响、相互激励,共同为世人树立榜样。
最后,“□□口悲不放君”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口真卿和次山文不能生活在一起的遗憾和惋惜之情。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对那些能够相互激励、共同进步的人却不能生活在一起感到惋惜。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口真卿和次山文的才华和品格,表达了对他们不能生活在一起的遗憾和惋惜之情,同时也强调了名声和人品的相互关系,对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
创作背景
《留题浯溪》是宋代诗人卢察创作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浯溪这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有关。浯溪位于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元结所开辟,因其得名。浯溪碑林又是中国南方最大的露天摩崖石刻群,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卢察在游览浯溪时,被其历史文化氛围所吸引,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此外,卢察的诗歌也受到了当时宋代文化思想的影响,体现了对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探究。
相关诗词
-
津亭回首,望高城天远,何况城中玉人面。
数邮签万里,岭路千重,行不得,懊恼鹧鸪啼遍。
郁孤台畔水,解送归人,三板轻船疾如箭。
指点莫愁村,树下门前,怪别后双蛾较浅。
若不是,临风暗相思,肯犹把留题,旧时团扇。
-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隔窗爱竹有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
李益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沙云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士卒哭龙荒。
李益桃李年年上国新,风沙日日塞垣人。
伤心更见庭前柳,忽有千条欲占春。
-
未厌栖林趣,犹怀济世才。
闲眠知道在,高步会时来。
露滴从添砚,蝉吟便送杯。
乱书离缥帙,迸笋出苔莓。
异果因僧摘,幽窗为燕开。
春游何处尽,欲别几迟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