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题浯溪》
逆孽滔天乱大伦,忠邪淆杂竟何分。 欲知二圣巍巍力,止在浯溪一首文。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的主题是批判社会上的乱伦、忠奸不分等不良现象,认为要了解两位圣明的皇帝的伟大功绩,只需要阅读一篇文章就可以了。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反思和对历史的独特见解。
首先,诗中使用了“逆孽滔天乱大伦”这一表达,意为那些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混乱。这里,“大伦”可以理解为社会伦理和秩序,暗示了这些逆行者的行为已经严重破坏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其次,“忠邪淆杂竟何分”一句表达了对忠奸不分、好坏难辨的社会现象的强烈不满。在这里,诗人希望人们能够明辨是非,区分忠奸,以维护社会的公正和正义。
最后,“欲知二圣巍巍力,止在浯溪一首文”一句,诗人将两位圣明的皇帝与浯溪的一篇文章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这里,“二圣巍巍力”可以理解为两位皇帝的伟大功绩和治理国家的才能,而“浯溪一首文”则是指一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章,通过这篇文章,人们可以了解两位皇帝的伟大功绩和历史背景。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伦理道德、忠奸不分等问题的深刻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独特见解。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社会的关注和对历史的敬仰之情。
|
创作背景
《再题浯溪》是宋代诗人卢察创作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浯溪这个地方的历史文化相关。浯溪位于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因唐代元结撰《大唐中兴颂》而得名,历代文人墨客多慕名而来,留下了许多诗词墨宝。卢察的《再题浯溪》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他在游览浯溪时,被这里的山水景色和历史文化所吸引,遂写下了这首诗。
相关诗词
-
好风吹月过楼西。
楼前人影稀。
杜鹃啼断绿杨枝。
行人知不知。
红叶字,断肠诗。
从今懒再题。
後园零落淡胭脂。
似君初去时。
-
怪若奇峰巧若何,衣冠到此苦无多。
自惭登览非能赋,敢觊雕镌尚不磨。
古寺残僧犹记忆,岚烟嶂雨几嘘呵。
旧题莫辨苍苔迹,多谢梅仙为剪摩。
-
颠倒儒冠二十春,归来重喜访僧邻。
千奔万竞无穷竭,老竹枯松特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