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读书》
白紵乌纱不耐凉,晚风吹月上莓墙。 旧书重读添新味,二尺檠边夜正长。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悠长的夏日夜晚,展现了诗人在书房中读书的情景。
首句“白紵乌纱不耐凉,晚风吹月上莓墙。”描绘了诗人在凉爽的夜晚,穿着乌纱白紵的衣裳,感受到微风吹过莓墙带来的清凉。同时,晚风轻轻吹过,月亮缓缓升起,月光洒在莓墙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旧书重读添新味,二尺檠边夜正长。”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书房中读书的乐趣。他重读旧书,从中品味出新的味道,同时,在灯光的照耀下,他沉浸在书的世界中,度过了漫长的夜晚。檠是灯架的意思,二尺长则表示灯光昏黄,营造出一种温馨而舒适的氛围。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享受。通过描绘宁静的夜晚、微风吹过的场景以及灯下读书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在夏日夜晚读书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
创作背景
《秋夜读书》是宋朝诗人蒋恢创作的一首诗。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目前没有详细的史料记载。但是,可以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推断一些可能的背景信息。
首先,从诗题《秋夜读书》可以看出,这首诗描述的是诗人在秋夜读书的情景和感受。秋天是一个寂静、沉稳的季节,夜晚更是让人感到宁静和冷清,这为诗人提供了一个专注读书的好环境。
其次,诗歌中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和诗人的生活经历。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读书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风尚,许多诗人和学者都喜欢在夜晚寂静的时刻读书思考。
综上所述,虽然没有具体的史料记载,但我们可以推测,《秋夜读书》这首诗是蒋恢在秋夜读书时,感受到了秋天的宁静和冷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创作而成的。
相关诗词
-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
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
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
-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