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伯氏别元老赠行》

相见还如相别时,杖头明月旧相随。
五亭溪下西风静,六合沙边夏日曦。
洗钵又辞香积饭,传衣乃是雪山儿。
要须桑下无三宿,不为淮南塞草衰。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情感和哲理。 首句“相见还如相别时”表达了离别的痛苦,但同时也暗示了人生中的相遇也如同离别一般珍贵。诗人用明月和杖头作为比喻,描绘出离别时的场景,明月依旧陪伴着彼此,而杖头则象征着离别的无奈和不舍。 “五亭溪下西风静,六合沙边夏日曦”这两句描绘了离别后的景象,五亭溪畔,西风静谧,六合沙边,夏日阳光明媚。这里诗人用宁静的溪水和广阔的沙地来象征离别后的世界,同时也表达了对离别后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洗钵又辞香积饭,传衣乃是雪山儿”这两句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追求。诗人用洗钵和传衣这两个佛教用语,暗示了自己对佛教的热爱和对未来的追求。而“雪山儿”则象征着艰难和挑战,暗示着未来的道路并不容易。 最后两句“要须桑下无三宿,不为淮南塞草衰”是对自己的告诫,表达了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决心。诗人希望能够在人生的旅途中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不要因为短暂的诱惑而改变自己的道路,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难而放弃自己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坚定追求,充满了哲理和智慧。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和未来的憧憬,同时也表达了对信仰和原则的坚守,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佳作。
诗词关键字: 西风 相随 乃是
相关诗词
  • 1
    [宋]
    橙黄橘绿佳期,诘朝又报阳来复。
    笼葱瑞气,天教蟠绕,名门乔木。
    上界仙人,来游西塾,骖鸾跨鹤。
    有如椽彩笔,笺天万字,呈了、琅玕腹。
    不愿班行鸣玉。
    问君王、再分符竹。
    棣华辉映,庭萱春好,举杯相属。
    伯氏乘轺,诸公须又,安排除目。
    这堆床牙笏,人人道是,太夫人福。
  • 2
    [宋]
    乡与子直游胶庠,是时子明居侍旁。
    友于学问相激昂,声华日驰翰墨场。
    仲氏一第如探囊,伯氏随即凌云翔,已快雁塔书雁行。
    君家余庆未易量,二龙三凤同呈祥。
    一门竞爽如圭璋,前后继踵名相望。
    夥为十佛经中光。
    联翩不羡金华堂,会稽何独夸诸黄。
    世言燕山窦十郎,一枝椿老五桂芳,君今取此名其堂。
    荐绅荣之富篇章,几与窦氏争颉颃。
    吾家亦颇推吾乡,自从仲父闓天荒,五登科第于太常,枝分派别各一房,敢与君家相比方。
    夫人更喜寿且康,岁时罗列称寿觞
  • 3
    [宋]
    痴寒脉脉压晴莎,春渐三分景未和。
    待得浓阴收拾后,花边春色已无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