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失调名》

待得团圆时候,樽前问这时节。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全诗如下:“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诗以“记”字为线索,以“溪亭”“日暮”“归路”“回舟”“误入”“惊起”等词语,清晰自然地展开了生动的叙述。 首句“常记溪亭日暮”直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作者以“常记”直接点出难忘之情,以“溪亭”交代地点,“日暮”点明时间。“沉醉不知归路”则是对整个事件的具体描述,表明作者已经深深地沉醉在溪亭赏景之中,而忘记了自己的回归之路。这一句流露出作者对那个美好时刻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于过去的珍视和怀念。 接下来两句“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作者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情景。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藕花深处”代表一个充满美丽和欢乐的地方。在这里,作者迷失了方向,但是这种迷失恰恰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感,让人忘记了生活的压力和烦恼,让人沉醉其中。这种自由感和欢愉之情与后面的“争渡”相呼应,形成了诗歌的又一主题——对于美好时光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两句“待得团圆时候,樽前问这时节”,描绘了当作者最终找到归路回到家中的情景。“待得团圆时候”表示等待幸福时光的到来,体现出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樽前问这时节”则描绘了在团聚时刻与家人围坐饮酒的场景,这种温馨和欢乐的场景让人感到幸福和满足。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家庭团聚的渴望和珍视之情,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总之,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溪亭赏景时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失调名》是宋朝诗人杨岛仙的一首佳作,创作背景主要与当时的时代环境和社会状况相关**。宋朝时期,战乱频频,尤其是在河西地区,也就是现在的甘肃、青海、新疆一带,各民族政权互相征战争夺,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流离失所。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在诗歌中,杨岛仙以男主人公的口吻,直抒胸臆,表达了男子汉在离别时的情感,展现了对妻子的深深爱恋,同时也显示出在战乱环境中,人们不得不面对生离死别的无奈和悲哀。
诗词关键字: 团圆 时候
句子详解
相关诗词
  • 1
    [宋]
    卷起珠帘。
    看是谁家妃子,收拾金奁。
  • 2
    [唐]
    别无巧妙,与你方儿一个。
    子後午前定息坐。
    夹脊双门崑崙过。
    恁时得气力,思量我。
  • 3
    [唐]
    鼎里坎离,壶中天地,满怀风月,一吸虚空。
    尘寰里,何人识我,开口问鸿濛。
    云中。
    三弄笛,岳阳楼外,天远霞红。
    笑骑黄鹤,暂过海陵东。
    拂袖呵呵归去,銮和玉佩,风响乔松。
    君若要,知吾踪迹,试与问仙翁。
杨岛仙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