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祖龙词》

平吞六国更何求,童女童男问十洲。
沧海不回应怅望,始知徐福解风流。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在描绘一个古代传说或寓言的场景,主要表达了对于国家统一和追求长生的渴望与失望。 首先,“平吞六国更何求”一句描绘了一种宏大的景象,表达了对于统一国家、结束战乱的强烈渴望。这反映了对一个强盛国家的热切追求,展现了一种大国的胸怀和气魄。 “童女童男问十洲”则展现了诗人对长生的向往,希望能够通过寻访仙山、神岛,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这里的“十洲”可能是指传说中的仙境,也可能是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想象。 “沧海不回应怅望”一句,诗人表达了对于无法实现愿望的失望和惆怅。这里的“沧海”象征着无边无际、深不可测的大海,也代表着无法实现的愿望和追求。 最后,“始知徐福解风流”一句,诗人借用了徐福东渡寻求长生不老药的传说,表达了对徐福解风流的羡慕和钦佩。这里的“解风流”可能是指徐福能够理解并追求长生不老之道,也可能是指他能够顺应潮流、顺应时代的需求,展现出一种风流倜傥的气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宏大的场景、表达对国家统一和长生的向往,以及展现出对徐福解风流的羡慕和钦佩,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无法实现愿望的惆怅和失望。
创作背景
《祖龙词》是唐朝诗人熊皦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秦始皇(即“祖龙”)有关。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皇帝,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强大的秦朝。然而,他的统治也颇为严苛,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不满。 熊皦在创作《祖龙词》时,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氛围和对历史事件的反思的影响。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秦始皇功过是非的评价,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感慨。这首诗歌可能是在对秦始皇的统治进行反思和议论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
诗词关键字: 童男 童女 沧海
相关诗词
  • 1
    [唐]
    周宣大猎兮岐之阳,刻石表功兮炜煌煌。
    石如鼓形数止十,风雨缺讹苔藓涩。
    今人濡纸脱其文,既击既扫白黑分。
    忽开满卷不可识,惊潜动蛰走云云。
    喘逶迤,相纠错,乃是宣王之臣史籀作。
    一书遗此天地间,精意长存世冥寞。
    秦家祖龙还刻石,碣石之罘李斯迹。
    世人好古犹共传,持来比此殊悬隔。
  • 2
    [金]
    幽州北镇高且雄,倚天万仞蟠天东。
    祖龙力驱不肯去,至今鞭血余殷红。
    崩崖岸谷森云树,萧寺门横入山路。
    谁道营丘笔有神,只得峰峦两三处。
    我方万里来天涯,坡陀绕绕昏风沙。
    直教眼界增明秀,好在岚光日夕佳。
    封龙山边生处乐,此山之间亦不恶。
    他年南北两生涯,不妨世有扬州鹤。
  • 3
    [元]
    一击车中胆气豪,祖龙社稷已惊摇。
    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人间铁未销?
熊皦的其他作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