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帜》
大宋忠臣牟大昌,义兵今起应天祥。 赤城虽已降为虏,黄山不愿为之氓。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是赞扬牟大昌的忠诚和气节。牟大昌是一位忠臣,尽管他的家乡赤城已经投降为敌,但他仍然不愿成为敌人的子民。
首句“大宋忠臣牟大昌”直接点明牟大昌的忠诚,表明他是宋朝的忠实臣子,对宋朝的忠诚坚定不移。
“义兵今起应天祥”暗示牟大昌正在组织义兵,响应文天祥的抗元行动。牟大昌的行为表现了他的正义感和爱国精神。
“赤城虽已降为虏”指出牟大昌的家乡赤城已经投降,但牟大昌并未因此改变自己的立场,不愿成为敌人的子民。
“黄山不愿为之氓”进一步强调牟大昌的决心和气节,他并不愿意成为被敌人统治的人民。
整首诗通过描述牟大昌的忠诚、气节和爱国精神,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宋朝忠臣的敬意和对国家兴亡的忧虑。
|
创作背景
牟大昌的《题帜》是在南宋末年,国家面临元朝军队的侵略,民族危亡的背景下创作的。当时,元兵已经攻陷了临安,南宋朝廷岌岌可危。丞相文天祥发起抗元义军,号召各地兵民响应。牟大昌作为一位忠诚的宋室臣子,也在家乡组织义兵,准备抗击元军。在这个背景下,他写下了《题帜》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忠诚于宋室,决心抗击外敌的决心。诗中“大宋忠臣牟大昌,义兵今起应天祥”的句子,充分表现了他的忠诚和勇气。
相关诗词
-
征南勋业手,顾乃玩简策。
麟经日月垂,左氏实有力。
为渠作忠臣,训义订今昔。
后来疑掖子,开卷随有益。
果能作蹄筌,此学不妨痴。
-
桑柔不倚梯,摘桑赖高几。
每於得叶易,曾靡忧校披。
跻升类拾级,下上异缘蚁。
闲置草屋傍,鸣鸡或栖止。
-
一声霹雳霁光收,急泊荒茅野渡头。
摩舍那滩冲石过,曼陀罗影漾江流。
山才入眼云遮断,船欲追程雨见留。
夜宿清溪望清远,举头不见隔英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