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南乡子·西北有神州》

西北有神州。
曾倚斜阳江上楼。
目断淮南山一抹,何由。
载泪东风洒汴流。


何事却狂游。
直驾驴东渡白沟。
自古幽燕为绝塞,休愁。
未是穷荒天尽头。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豪迈的气势和沉郁的悲怆之感,写出了作者对神州大地的热爱,对国家兴亡的关切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 首句“西北有神州”一句,诗人以雄浑的笔触,直抒胸臆,开篇点题,表现出诗人对神州大地的深情厚意。神州,是古时候华夏民族的活动中心,也是我国古代人民对国土的泛称。“西北有神州”一句,既交代了诗人所处的方位,也表明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曾倚斜阳江上楼”一句,诗人回忆往事,思绪万千。曾经在斜阳映照的江楼上倚栏远望,思念家乡。这一往事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祖国的热爱。 “目断淮南山一抹”一句,诗人以景寄情,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眷恋之情。淮南,指诗人所在的淮河以南地区。“目断淮南山一抹”一句,写出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思念和关切。淮南的山景虽美,但隔着茫茫河水,只能望见山色依稀可见的一抹,这种景象,令人心生悲凉。 “何由。载泪东风洒汴流”一句,诗人以想象的手法,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泪洒汴流,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祖国的热爱。 “何事却狂游”至诗尾,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未来命运的关切。诗人认为自己虽然身处异地,但内心却一直关注着祖国。因此他决心前往北方,参加抗金斗争,收复失地。这种决心和勇气正是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未来命运的关切的具体表现。 全诗以豪迈的气势和沉郁的悲怆之感,表现出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国家兴亡的关切,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未来命运的关切。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爱国诗篇。
创作背景
《南乡子·西北有神州》是宋代词人汪梦斗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年间,当时金兵压境,宋朝国势衰危,而南宋朝廷却偏安一隅,把家耻国难全都抛在了脑后。词人创作了这首词,以表达他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危亡的忧虑。 词中“西北有神州”一句,指出金兵占领的地区仍在西北,而南宋朝廷却沉溺于苟安,无意恢复失地。词人通过对比和讽刺,表达了对朝廷不作为的不满和愤怒。 总的来说,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国家危亡之际,词人通过词作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忧虑和关切。
诗词关键字: 幽燕 东渡 上楼
相关诗词
  • 1
    [宋]
    落日照楼船。
    稳过澄江一片天。
    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
    风月从今别一川。
    离绪悄危弦。
    永夜清霜透幕毡。
    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
    目断晴空雁字连。
  • 2
    [元]
    南北短长亭。
    行路无情客有情。
    年去年来鞍马上,何成。
    短鬓垂垂雪几茎。
    孤舍一檠灯。
    夜夜看书夜夜明。
    窗外几竿君子竹,凄清。
    时作西风
  • 3
    [元]
    日觉鬓霜加。
    欲对清尊恋物华。
    离别纷纷长眩眼,生花。
    易散难抟掌上沙。
    蓬意不依麻。
    未必移居汉水涯。
    前日曾于遗集序,张夸。
    素范清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