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书昨夜报居庸,百万雄师下九重。 天子垂衣临大漠,群臣端笏扈元戎。 禁中已乏回天谏,阃外谁成辟地功。 千古澶渊扶日毂,令人长忆寇莱公。 ¤ |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忧虑和对忠诚耿直之臣的怀念。 首联“羽书昨夜报居庸,百万雄师下九重。”描述了一场紧张的战争场景,暗示了战争的严重性和紧迫性。羽书,古代传递军事情报的文书。九重,指皇帝居住的深宫。这一句描绘了战争的紧张和紧迫,也暗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颔联“天子垂衣临大漠,群臣端笏扈元戎。”描绘了皇帝的从容不迫和群臣的忠诚。垂衣,指皇帝无为而治。大漠,指广阔的疆域。端笏,指手执朝笏,表示恭敬。这一联描绘了皇帝的从容和群臣的忠诚,但也暗示了朝廷内部的矛盾和纷争。 颈联“禁中已乏回天谏,阃外谁成辟地功。”表达了对朝廷内部状况的担忧和对那些为了私利而不顾国家利益的人的谴责。禁中,指皇宫。回天谏,指挽回天意的谏言。阃外,指在外领兵作战。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内部的不满和失望,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不顾国家利益的人的谴责。 尾联“千古澶渊扶日毂,令人长忆寇莱公。”最后两句是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忠诚耿直之臣的赞美。澶渊,指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国签订的一项和约。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忠诚耿直之臣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忠诚耿直之臣的怀念。诗人的忧虑和怀念之情贯穿全诗,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