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园》
守臣方效献芹心,直拎移根到上林。 充贡先时犹茂绿,置邮须更待黄深。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描写植物生长过程的诗。
首句“守臣方效献芹心,直拎移根到上林”,这两句中“守臣”指地方官员,“献芹心”源于《诗经·小雅·采芹》中“献之沧江水清川”之句,引申为贡献初成品,这里是用来比喻地方官员的心意,“直拎”是指直接拎起并移动到,这个动作把地方官员要将某种东西献给皇帝的行为表现了出来。第二句中,“上林”是指皇家园林上林苑,所以这句诗是形容地方官员将植物移栽到皇家园林的过程。
接下来的两句“充贡先时犹茂绿,置邮须更待黄深”,这两句是对植物生长过程的描绘。“充贡”是指植物能够在规定时间内生长茂盛,符合进贡的要求,“先时”表示时间的提前,“犹”表示仍然,说明移栽后植物还在继续生长。“置邮”出自《史记·商君列传》“太公置以为相”,比喻在路上不停留,马不停蹄,在这里表示植物要经过更长的时间才能变黄变深。
这首诗描绘了植物从移栽到生长茂盛再到黄深变深的整个过程,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生命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现出对皇帝的敬意和对进贡时间的重视。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通过这种手法,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理解。同时,这种自然美和人情美相交融的手法,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生动活泼、富有生机的世界。
|
创作背景
《柑园》这首诗是宋朝诗人邵伯温所作。关于《柑园》的创作背景,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然而,从诗的内容来看,可以推断出一些可能的背景信息。
首先,邵伯温是一个热爱自然和生活的人,他对柑橘类水果有着特别的喜爱。这可能促使他写下了这首与柑园有关的诗。
其次,宋朝时期,柑橘类水果在南方地区广泛种植,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柑园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可能比较常见,这为诗人提供了创作的素材。
此外,诗歌往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所以《柑园》也可能反映了邵伯温对当时社会生活、自然景色或个人情感的一种表达。
综上所述,虽然无法确定《柑园》的具体创作背景,但从诗的内容和诗人的特点来推断,可能与邵伯温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当时社会生活中柑园的普遍存在以及诗人个人的感悟和情感有关。
相关诗词
-
故剑谁相问,前鱼祇自悲。
转因辞宠日,私忆合欢时。
隔牖歌桃叶,因风泣柳枝。
啼痕还自掩,羞遣侍儿知。
¤
-
-
百川日夜逝,物我相随去。
惟有宿昔心,依然守故处。
忆在怀远驿,闭门秋暑中。
藜羹对书史,挥汗与子同。
西风忽凄厉,万叶穿户牖。
子起寻裌衣,感叹执我手。
朱颜不可恃,此语君勿疑。
别离恐不免,功名定难期。
当时已凄断,况此两衰老。
失途既难追,学道恨不早。
买田秋已议,筑室春堂成。
雪堂风雨夜,已作对床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