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李伯纪丞相挽诗》

气量吞云梦,风流冠羽池。
致君虽素定,济众未全厘。
傒望金瓯诏,俄摧玉树枝。
天心殊莫晓,神物失扶持。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象征意义的诗歌,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气吞云梦的雄伟气概,以及风流冠绝的羽池风采。诗人通过描述一位英雄人物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于社会现实的忧虑。 首联“气量吞云梦,风流冠羽池”,诗人以云梦和羽池来比喻这位英雄的气度和风采。云梦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大湖区,以其广阔无垠的水面而著称。而羽池则是传说中的神池,羽化登仙之地。这里的“吞云梦”表示这位英雄气吞山河的气概,“风流冠羽池”则表达了他风流倜傥、冠绝众生的风采。 颔联“致君虽素定,济众未全厘”,描绘了这位英雄人物的心志和抱负。他早就预定了要辅佐君王、振兴国家的大志,同时也深感自己肩负着拯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重任。然而,对于这位英雄来说,他的宏图大志还没有完全实现,这也暗示了他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颈联“傒望金瓯诏,俄摧玉树枝”,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英雄的担忧和同情。他渴望能够得到君王的信任和重用,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然而,命运却如同玉树枝一样脆弱,无法预测未来的变化和结果。这里暗示了这位英雄可能会遭遇挫折和失败,也可能面临着生命的危险。 尾联“天心殊莫晓,神物失扶持”,诗人以天心难测和神物失扶持来表达对于这位英雄命运的无奈和感慨。天心是指上天的意愿和安排,往往难以预测和把握。而神物则是指那些具有神秘力量的生物或物品,它们往往能够给人带来好运和帮助。在这里,诗人感叹这位英雄的命运难以预测,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这位英雄的担忧和同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位具有雄伟气概和风流风采的英雄形象。诗人通过描述这位英雄的心志、抱负、遭遇和命运,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大事和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命运无常和天意难测的感慨,以及对英雄人物的同情和支持。
创作背景
《李伯纪丞相挽诗》是由宋代的诗人赵令衿创作的。这首挽诗是在李纲去世后创作的,旨在表达对这位已故丞相的尊敬和怀念。李纲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民族英雄,他多次上书言事,力主抗金,并亲自率军守卫汴京,阻止金兵入侵。赵令衿创作此诗,无疑是对李纲一生功绩的肯定和颂扬。 以上仅是简要的分析,如果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可以查阅诗歌鉴赏辞典或相关论文。
诗词关键字: 金瓯 神物 气量
相关诗词
  • 1
    [宋]
    军门半掩槐花宅,每过犹闻器临声。
    渐穷老仆慵看马,着惨佳人懒按筝。
    诗侣酒徒消散尽,一场春梦越王城。
  • 2
    [宋]
    神鼎犹烘药,夷槃已实冰。
    留恩均器服,下诏约山陵。
    影殿虚绨几,皇堂掩漆灯。
    萧萧柏城下,空有暮云凝。
  • 3
    [宋]
    宝略嬉游少,珠宫艺学优。
    仙毫媚风帛,睿藻焕星钩。
    天极推神历,兵防演秘谋。
    飚流今已矣,长共糓林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