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寻山僧真胜上人不遇》

松下禅栖所,苔滋径莫分。
青山春暮见,流水夜深闻。
不坐看心石,应随出定云。
猿猱非可问,岩谷自空曛。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禅意诗,作者通过描绘禅僧在松下静修的场景,表达了对禅宗精神的理解和赞叹。 首联“松下禅栖所,苔滋径莫分”,描绘了禅僧在松树下静修的场景,小径上长满了青苔,无人打扫。这一联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颔联“青山春暮见,流水夜深闻”,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青山在暮色中更加美丽,流水在深夜中更加清晰。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禅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同时也表达了禅宗“心物一体”的思想。 颈联“不坐看心石,应随出定云”,表达了禅僧不拘泥于内心世界,随缘任运的精神。看心石是禅宗中常用的象征物,代表内心的平静和明净。但是禅僧并不会坐视不理看心石,而是随着出定的云朵去追寻内心的解脱和超越。 尾联“猿猱非可问,岩谷自空曛”,猿猴和山谷都不能够被询问,这表达了禅宗的无言传法、无言之教。山谷在夕阳下显得更加空旷,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也表达了禅宗对生命的豁达和超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禅僧静修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禅宗精神的赞美和理解。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命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的豁达和超越,以及对内心平静和明净的追求。这首诗用词简练、意境深远,是禅意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寻山僧真胜上人不遇》是唐朝诗人栖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寻访山僧真胜上人,但未遇的情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目前没有详细的史料记载,但可以从诗歌的内容和风格进行一些推测。首先,唐朝时期佛教盛行,许多诗人与僧侣交往密切,诗歌中常常出现寻访僧侣、禅悟等题材。其次,栖白是一位倾向于隐逸生活的诗人,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这也可能促使他创作这首寻访山僧的诗。 综上所述,《寻山僧真胜上人不遇》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朝的佛教文化、诗人栖白的隐逸情怀以及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有关。
诗词关键字: 夜深 松下 流水
相关诗词
  • 1
    [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2
    [魏晋]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 3
    [唐]
    何处同仙侣,青衣独在家。
    暖炉留煮药,邻院为煎茶。
    画壁灯光暗,幡竿日影斜。
    殷勤重回首,墙外数枝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