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菜徐安叟》

清非太常而有三百六十斋,分似庚郎而无二十七种菜。
日食万竟虚语,不糁藜羹时可再。
一杯潋滟翻绿波,作客不妨穷鼎鼐。
大儿咀嚼等太牢,小儿饮啜甘沆瀣。
青青染肠形於色,阿鹜浑无食鱼态。
闻君亦有釜轑声,大本须烦一车载。
何苦厉声责妻孥,乘兴可能来访戴。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美食”,作者通过描绘各种菜肴的色、香、味,表达了对美食的热爱和向往。 首联“清非太常而有三百六十斋,分似庚郎而无二十七种菜。日食万竟虚语,不糁藜羹时可再。”描绘了作者对美食的追求和对食物种类的渴望。他并不满足于一般的饮食,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美食体验,因此他拥有三百六十斋的各种美食,却没有二十七种特定的菜肴。他甚至希望在藜羹这样的粗食中也能找到美食的滋味。 颔联“一杯潋滟翻绿波,作客不妨穷鼎鼐。”描绘了作者对美食的享受方式。他喜欢品尝各种美食,一杯清酒,享受美食带来的愉悦。这就像是在探索美食的鼎鼐,不断尝试新的口味和搭配,寻找最佳的口感和味道。 颈联“大儿咀嚼等太牢,小儿饮啜甘沆瀣。”描绘了作者家人的饮食状态,大儿和小儿都能享受到美味佳肴和甘美的饮品,这体现了作者对家人饮食的关心和照顾。 尾联“何苦厉声责妻孥,乘兴可能来访戴。”表达了作者对美食的态度。他不愿意对妻儿厉声责备,而是希望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快乐。他甚至可以乘兴而来,享受美食带来的乐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美食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家庭生活的关心和照顾。通过描绘各种菜肴的色、香、味,这首诗也展示了作者对美食的独特品味和追求。
诗词关键字: 沆瀣 日食 种菜
相关诗词
  • 1
    [明]
    尝欣食菜美,自谓肉不过。
    今晨齿颊间,屡咽安敢唾。
    持粱啮肥鲜,野簌谁当课。
    使君可怜人,异味谙小大。
    我本江南樵,酸寒羹不和。
    空肠转藜苋,粝粟连糠<禾会>。
    雨韭春割苗,霜菘秋饤座。
    羊蹄酿旨蓄,蒲歜杂细剉。
    芋魁掘地底,茭首洗泥科。
    木鱼三百头,竹笋一万个。
    朝湘出山厨,夕煮吹烟锉。
    堆盘青黄具,入口生涩奈。
    以兹媚盘飡,颇复如君作。
    采之谅有时,蒸或躬自佐。
    白盐点葱橙,红椒罗臼磨。
    蔗饧质剂调,酽醯芳辛破。
  • 2
    [唐]
    清晨蒙菜把,常荷地主恩。
    守者愆实数,略有其名存。
    苦苣刺如针,马齿叶亦繁。
    青青嘉蔬色,埋没在中园。
    园吏未足怪,世事固堪论。
    呜呼战伐久,荆棘暗长原。
    乃知苦苣辈,倾夺蕙草根。
    小人塞道路,为态何喧喧。
    又如马齿盛,气拥葵荏昏。
    点染不易虞,丝麻杂罗纨。
    一经器物内,永挂粗刺痕。
    志士采紫芝,放歌避戎轩。
    畦丁负笼至,感动百虑端。
  • 3
    [宋]
    广原嘷终风,发怒土囊口。
    万艘萍无根,乃知积水厚。
    龙鳞火荧荧,鞭笞雷霆走。
    公私连樯休,森如束春韭。
    倚筇蒹葭湾,垂杨欲生肘。
    雄文酬江山,惜无韩与柳。
    五言呻吟内,惭愧陶谢手。
    送菜烦邻船,买鱼熟溪友。
    儿童报晦冥,正昼见箕斗。
    吾方废书眠,鼻鼾鞲囊吼。
    犹防盗窥家,严鼓申夜守。
    冶城谢公墩,牛渚荡子妇。
    何时快登临,篙师分牛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