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台》
云台历历纪功臣,底事中间有子陵。 未必故人同卧处,了无一语及中兴。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是作者在谈论历史,对汉光武帝刘秀与严子陵的关系表示了深深的疑惑。诗中表达了对功臣的尊重,但也对某些历史事件提出了质疑。
首句“云台历历纪功臣”,直接引用了历史,描绘了云台上排列的功臣的图像,以此引出诗的主题。这句诗把历史与现实结合在一起,直接对历史进行了评判和解读。
“底事中间有子陵”一句,则对刘秀和严子陵的关系提出了疑问。“底事”在这里是“是什么事”的意思,表示了对事情的困惑和不解。这一句表面上是疑惑,但实际上是对历史事件的一种反思和批判。
“未必故人同卧处,了无一语及中兴”两句,更是直接表达了对刘秀和严子陵关系的失望和不满。“同卧处”暗指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但“了无一语及中兴”则表明这种关系已经变得冷漠,甚至没有一句关于国家复兴的话。这表达了作者对刘秀作为一位帝王,只关心个人利益,不关心国家大事的失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历史反思诗,通过描绘历史事件和人物,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批判。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疑问和反思,以及对历史的批判和失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功臣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敬畏。
|
创作背景
**《钓台》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历史环境和艾可翁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当时,宋朝正处于一个动荡的时期,各种政治斗争和战乱频繁。艾可翁作为一个诗人,深感这种社会动荡和不安,因此他选择了隐居生活,寻找内心的宁静。钓台成为了他表达这种心境和追求的平台,通过诗歌来表达他对自然、人生以及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还涉及到艾可翁个人的生活经历和遭遇,这些经历可能使他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从而促使他写下《钓台》这首诗。然而,具体的细节和背景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了解才能得知。
相关诗词
-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
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
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
旧隐人如在,清风亦似秋。
客星沈夜壑,钓石俯春流。
鸟向乔枝聚,鱼依浅濑游。
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