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游栖霞宫》

龙虎丹砂炼已成,方瞳绿发佃骨轻。
石床半醉海月冷,芝轩长啸天风清。
时泛绿觥陪侠客,未骑赤鲤归蓬瀛。
朝簪相访惜回驭,屡奏瑶琴太古声。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炼丹成仙过程的诗,表达了炼丹者对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向往。 首句“龙虎丹砂炼已成”点明了炼丹的过程和成果,龙虎丹砂是炼丹常用的材料,炼制成功后,表示炼丹成功。 “方瞳绿发佃骨轻”描绘了炼丹成仙后的形象,瞳孔变得如方镜一般,绿发如新生,身体轻盈如佃骨。这种形象象征着超脱尘世,具有仙气。 “石床半醉海月冷,芝轩长啸天风清”描绘了炼丹者所处的环境,石床上半醉入梦,仿佛沉浸在海月之冷;芝轩中长啸,又仿佛吹过清新的天风。这种环境表现出炼丹者超脱尘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时泛绿觥陪侠客,未骑赤鲤归蓬瀛”描绘了炼丹者的生活状态,时而举绿觥陪伴侠客,不骑赤鲤而归,象征着炼丹者与尘世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但也不离人间。 “朝簪相访惜回驭,屡奏瑶琴太古声”则表达了炼丹者对尘世的留恋,但又不愿被束缚,选择远离朝政,以琴声表达对尘世的思念。 整首诗充满了对长生不老、超脱尘世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炼丹者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以及对尘世的留恋和不舍。这种情感表达了炼丹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创作背景
《游栖霞宫》是宋朝诗人释长吉的一首诗。栖霞宫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道教寺庙,也是中国佛教圣地之一。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游览栖霞宫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历史和宗教的敬畏之情。 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根据诗人的生平、时代背景和诗歌内容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诗歌中描写了栖霞宫周围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 2. 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关注:栖霞宫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诗人通过游览栖霞宫,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关注和敬意。 3. 诗人对宗教的感悟:诗歌中提到了道教和佛教的元素,表达了诗人对宗教的感悟和理解。 综上所述,《游栖霞宫》的创作背景涉及到自然、历史和宗教等多个方面,是诗人对生命和世界的思考和表达。
诗词关键字: 丹砂 石床 长啸
相关诗词
  • 1
    [唐]
    不见明居士,空山但寂寥。
    白莲吟次缺,青霭坐来销。
    泉冷无三伏,松枯有六朝。
    何时石上月,相对论逍遥。
  • 2
    [唐]
    南山势回合,灵境依此住。
    殿转云崖阴,僧探石泉度。
    龙蛇争翕习,神鬼皆密护。
    万壑奔道场,群峰向双树。
    天花飞不著,水月白成路。
    今日观身我,归心复何处。
  • 3
    [宋]
    一宵会清境,不悟世间忧。
    天共白云晓,水和明月流。
    碧烟生藻井,红日映花楼。
    顾我无道气,拂衣难少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