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甲午淮幕和萧应父赠郑允蹈韵》

休从太上问灵均,华发骎駸及此辰。
万里斗槎难远问,一时星弁玷同寅。
纵逢裨灶言何益,自断虞翻相己也。
且喜岁星临宋分,今年颉利定称臣。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生哲理和时局变化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的开头“休从太上问灵均,华发骎駸及此辰。”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飞逝和年华老去的感慨。这里的“太上”指的是老子,而“灵均”则是屈原的名字,暗指两位古代的哲人。“休从”表达了诗人不再寻求他们的指引,而是面对现实,接受自己的年华已经老去的事实。 “万里斗槎难远问,一时星弁玷同寅。”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于人生际遇的无奈。诗人感到自己就像那乘着斗槎也难以远达的人,只能在现世中与同僚们共同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纵逢裨灶言何益,自断虞翻相己也。”这里,“裨灶”和“虞翻”都是古代的人物。诗人用他们来比喻那些虚妄的预言和错误的判断。诗人认为,即使遇到像裨灶这样的预言家,也无法改变现状;而像虞翻那样的自以为是的人,更是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诗人决定从自己的命运中寻找答案,不再依赖他人的预言和判断。 最后,“且喜岁星临宋分,今年颉利定称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乐观情绪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感到自己就像那颗临到宋分(宋分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的岁星一样,能够给这个世界带来光明和希望。同时,他也相信,今年(具体年份不详)颉利定会称臣(称臣于他人),意味着时局的改变和进步。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飞逝、年华老去、人生际遇、时局变化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乐观情绪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上一首
《识得》
诗词关键字: 岁星 称臣
相关诗词
  • 1
    [近代]
    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浪大作!
    想当年,吉江辽人民安乐。
    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
    到而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
    甲午役,土地削。
    甲辰役,主权堕,江山如故,夷族错落。
    何日奉命提锐旅,一战恢复旧山河!
    却归来,永作蓬山游,今弥陀。
  • 2
    [明]
    屋后青山屏翳合,檐前绿树烟花匝。
    主人闭门履不纳,跏趺明月光绕榻。
    客来问我笑不答,但闻山莺啼恰恰。
    橙橘盈园野芳杂,门外一江深映閤。
    四时八风谁管押,树飞雾走龙腾甲。
    拙者孤舟持酒榼,成化十年甲午腊。
  • 3
    [明]
    瑶极青阳献,璇宫紫气氲。
    晴光千嶂合,阳脉百泉分。
    门戟开黄道,台书得庆云。
    青归江柳染,红入圃梅芬。
    花颂回三朔,糕盘五辛。
    春杯吹绿酒,不遣瘁颜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