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州对雪何笋亭侍御》
宜春台边同暮云,宜春城下雪纷纷。 初随鸣雨喧相集,转入飘风静不闻。 银烛并回摇乍暝,金尊独对散微曛。 因怀骢马江城夜,客况曾经可问君。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的主题是“宜春”之地的景色和感怀。诗人描绘了宜春台边暮云四合、宜春城下大雪纷飞的场景,随后又转而描写了雪花随着雨声喧闹地降落,接着在风静时消失无踪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现出自己深沉的思绪和感慨。
“银烛并回摇乍暝,金尊独对散微曛”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心情。他手持银烛,独对金尊,微醺的感觉消散在微风中。这种情景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淡淡忧郁和无奈。
最后,“客况曾经可问君”一句,诗人将自己的旅途经历和感受向朋友倾诉,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怀,表现出诗人深沉的情感和思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引人深思。
|
创作背景
《袁州对雪何笋亭侍御》是明朝诗人苏祐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自然环境:诗歌描绘了袁州的雪景,这可能创作于一个下雪的日子,诗人被雪景所美,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2. 人文环境:诗题中提到了“何笋亭侍御”,这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因此诗歌也可能是在与友人共赏雪景时,因友情和共赏美景的感动而创作。
3. 诗人的心境:苏祐在明朝颇有名气,但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因此诗中可能也寓含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的一些感慨。
以上都是推测的创作背景,具体的情况需要根据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的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关诗词
-
六年惠爱及黎甿,大府论功俟陟明。
尺一诏书天上降,二千石禄世间荣。
新添画戟门增峻,旧蹑青云路转平。
更待皇恩醒善政,碧油幢到郡斋迎。
-
百尺古松松下寺,宝幡朱盖画珊珊。
闲庭甘露几回落,青石绿苔犹未干。
-
忆作同门友,承明奉直庐。
禁闱人自异,休浣迹非疏。
珥笔金华殿,三朝玉玺书。
恩光荣侍从,文彩应符徐。
青眼真知我,玄谈愧起予。
兰卮招促膝,松砌引长裾。
丽日流莺早,凉天坠露初。
前山临紫阁,曲水眺红蕖。
谁为音尘旷,俄惊岁月除。
风波移故辙,符守忽离居。
济物阴功在,分忧盛业馀。
弱翁方大用,延首迟双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