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信州粮谣》

信州粮,粮何艰,十钟一石万里间。
朝发钱王堤,暮过严子滩,柁尾白浪如银山。
朝渡兰溪州,暮泊龙丘湾,峻如牵车上鬼关。
督吏持檄夜如箭,布帆无风河水干。
去年粮船未及岸,今年又运八百万。
只知彼地荒,不知浙东天亦旱。
只知彼地饥,不知役户家无饭。
家无饭,侬莫愁,愿化铁骑为耕牛。
愿销锋镝为锄耰,战场辟作畎与沟。
壮士负戈荷甲归西畴,风雨时调禾黍秋。
禾黍不秋饭不足,浙东又移何郡粟?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信州粮船的艰难旅程,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粮食运输的艰辛和农民的苦难。 首先,诗人通过“十钟一石”和“八百万”等数字,表达了粮食运输的艰巨任务和数量之大。粮船从钱塘江出发,经过严子滩、兰溪州、龙丘湾等地,行程万里,暗示了路程的漫长和艰险。诗人用“如银山”来形容船尾的白浪,形象地描绘了江河之水的汹涌澎湃,凸显了运输途中的艰难险阻。 在描述中,诗人对农民的苦难感同身受,他深知他们面临饥荒和役使的双重压力。诗人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关怀,他希望化身为铁骑耕牛,销毁兵器为农具,将战场变为耕田,让壮士回归田野,期盼风雨调和、丰收在望的场景。这些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农民命运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整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示了粮食运输的艰辛和农民的苦难,传达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呼吁社会关注的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这首诗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信州粮谣》的创作背景与元代信州地区的粮食运输和民生状况密切相关。作者程国儒通过这首诗歌,描述了信州粮食运输的艰难,以及百姓在面对天灾人祸时所遭受的困苦。诗歌中描绘了信州粮船在艰险的河道中行进,历经千辛万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百姓的无奈。同时,诗歌也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关切和对民生福祉的呼吁。
诗词关键字: 锋镝 时调 不知
相关诗词
  • 1
    [明]
    幽哉岩里居,戴石世所罕。
    源泉一勺多,香烟终日满。
    停杯岫云迟,解带松风缓。
    缘崖鹿豕踪,复与同人践。
  • 2
    [唐]
    官信安仁拙,书非叔夜慵。
    谬驰骢马传,难附鲤鱼封。
    万里劳何补,千年运忝逢。
    不量横草力,虚慕入云踪。
    洁水空澄鉴,持铅亦砺锋。
    月寒深夜桂,霜凛近秋松。
    宪摘无逃魏,冤申得梦冯。
    问狸将挟虎,歼虿敢虞蜂。
    商吹移砧调,春华改镜容。
    归期方畹积,愁思暮山重。
    仙鼠犹惊燕,莎鸡欲变蛩。
    唯应碧湘浦,云落及芙蓉。
  • 3
    [明]
    宋鼎沉炎海,叠山起信州。
    潜龙终见奋,惊鹤自难收。
    故作君平卜,真怀豫让忧。
    遗忠今尚在,常共大江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