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州粮,粮何艰,十钟一石万里间。 朝发钱王堤,暮过严子滩,柁尾白浪如银山。 朝渡兰溪州,暮泊龙丘湾,峻如牵车上鬼关。 督吏持檄夜如箭,布帆无风河水干。 去年粮船未及岸,今年又运八百万。 只知彼地荒,不知浙东天亦旱。 只知彼地饥,不知役户家无饭。 家无饭,侬莫愁,愿化铁骑为耕牛。 愿销锋镝为锄耰,战场辟作畎与沟。 壮士负戈荷甲归西畴,风雨时调禾黍秋。 禾黍不秋饭不足,浙东又移何郡粟?  | 
| 这首诗描绘了信州粮船的艰难旅程,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粮食运输的艰辛和农民的苦难。 首先,诗人通过“十钟一石”和“八百万”等数字,表达了粮食运输的艰巨任务和数量之大。粮船从钱塘江出发,经过严子滩、兰溪州、龙丘湾等地,行程万里,暗示了路程的漫长和艰险。诗人用“如银山”来形容船尾的白浪,形象地描绘了江河之水的汹涌澎湃,凸显了运输途中的艰难险阻。 在描述中,诗人对农民的苦难感同身受,他深知他们面临饥荒和役使的双重压力。诗人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关怀,他希望化身为铁骑耕牛,销毁兵器为农具,将战场变为耕田,让壮士回归田野,期盼风雨调和、丰收在望的场景。这些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农民命运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整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示了粮食运输的艰辛和农民的苦难,传达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呼吁社会关注的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这首诗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